我能给过去写信
与此同时,整个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子文献热!
当天,林寒,《永乐大典》,文献考古,永乐大典抽奖,等关键词汇霸屏!
占据了搜索引擎的头条,重点搜索那!
这很令人震惊,甚至以前一些不以为然的学者,也都重视起来!
倒不是为大抽奖,而是为了去看看永乐大典孤本残本的真面目!
王灿星专家,接受了32家媒体的访问,一堆的话筒麦克风,在面前堆成山丘!
王灿星激动的说道:“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激动的一天,这200本,绝对是孤本是真的!”
有记者问,这和国家大博物馆展览的永乐大典有何区别?
王灿星专家说道:“那个是抄本,这个既有可能是原本!不同的!”
然后说了一些话,说永乐元年,朱棣决定修造一个包含古代所有典籍的大典,就叫永乐大典!
用来整理古代的文献,同时彰显威望,等等!
宗旨,是包含所有典籍,比如经史子集,比如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僧道,等等所有的!
最初呢,是140多个人编纂,总领头人是解缙!
一年之后修成,但是朱棣亲自阅览后,甚为不满,之后,钦点了姚广孝担任监修!
而修书的队伍,达到了三千余人!
才有了完整版本的《永乐大典》!
但是,很可惜的是,原本失踪了!
只剩下抄本,2万卷书,4亿文字,却在历代的战乱中大火中几乎丢光了!
而根据今年的资料,目前共有800本书,藏于全世界各大博物馆!
都是抄本!
而令人震惊的是,林寒先生的这200本残本,并非后来的抄本,既有可能是成书于永乐年间!
也就是,极有可能是朱棣亲自阅览过的!
此话一出,全体哗然!
梁教授补充:“《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条目中称我们华夏国的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记者们纷纷点头!
新闻电视台纷纷报道,报纸也纷纷把此时当成头条新闻!
甚至可以和双十一光棍节促销活动并列!
这是林寒始料未及的!
完全让林寒震惊!
而王灿星等几个教授,加起来一共是12个人,包括李春钢在内,林寒没收他们一分钱!
让他们免费参观!
这中间还有个插曲,就是有一个学者,是信佛的,特别想看孤本的《楞伽经》!
想看里面的内容并拍照!
林寒允许拍照,但是书籍都放在玻璃柜里,是无法翻阅的……
这就引发了矛盾!
最后,还是王灿星等几个国内知名专家,来劝说他,才有效!
他的心思,大家都明白!
媒体也明白,大的媒体,也出了10万买门票!
然后进来拍照,希望能够拍到精髓!
但是都落空了!
经文只拍了前三页!
后面的都没有人翻!
因为在玻璃柜里嘛!
前三天,林寒收到了100多条意见,希望能够派出专业人士,来翻页给大家看!
尽管每天的页面是不同的,但是10天才10个页面呢!
不够啊!
林寒最终决定,把事情交给王灿星来做!
让王灿星等12个专家去戴着白手套翻书!
翻给大家看!
这样,群体满意了!
但是200本书,只有12个人翻阅,还是不够!
林寒不干了!
林寒直接把事情推给了王灿星,让李馆长李春钢和王灿星专家,还有宋自然他们为首的12个人,可以随时当着大家和摄像机的面,翻阅古籍!
翻阅这200本《永乐大典》!
这个期间,闹出了不少笑话!
因为人挤人,太多了,场馆内容不下那么多人,进去的人,都希望能够拍到资料,拍到珍贵的资料有一定用途!
结果,导致了排队非常严重!
进去的人死活不出来,出去的人挤不进去!
只有王灿星等12个专家,可以活动自如!
白从武也好奇,也来了!
林寒自然不肯收白从武的10万元门票了!
白珊珊腿好了也来参观,林寒请她进去!
除了排队非常严重以外呢,还有一个事情,就是王灿星等12个专家被骂翻的太慢!
这导致王灿星和宋自然教授等哭笑不得!
宋自然也对楞伽经的孤本感兴趣,翻看的过程中,就被吸引住了!
结果,旁边拍照的人不耐烦了!
大叫:“快点翻,快翻!”
吵闹声不断!
而好在现场治安比较好,花了200万元,请了最好的保安400名!相当于每个保安5000元酬劳!
2个保安看护一本书!
总算没出岔子!
整个10天的时间里,这个展览会,把双十一购物节促销的风头给完全掩盖住了!
虽然大家,多少亿平民百姓依然购买的不亦乐乎,但是,那是常态!
现在出现了一个并列的头条新闻了!
那就是《永乐大典》的孤本的展览!
其中重要的书籍,一个一个被提出!
新闻不断!
不论先后顺序,重要的典籍,比如《太玄经》珍本!
比如《马前课》和批注版本!
比如《烧饼歌》和批注版本!
比如《道德经》和批注版本!
比如《楞伽经》,居然有两个注解版本!
再就是两个版本的《黄帝内经》!
这些都是珍品!
媒体们,报道是铺天盖地!
比如医学杂志,世界上最重要的医学周刊,就花重金,搞到了《黄帝内经》的60个照片!
这60个照片,全刊出来了!
导致这本《医学周刊》的销量暴增!
黄帝内经的一些配方,调配的情况,甚至震惊了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医40多年的专家们!
这对华夏古代的医学,是一个彻底的颠覆!
佛家方面,则是发现了两本经书!
一个叫《楞伽经》!特别批注版本!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十分复杂的名字!
译文,是南朝等各代僧人翻译的!
其中出名的是唐代僧人实叉难陀等等!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是最早的,大家估计,也是最接近原始含义的!
而现在,孤本展出的正是求那跋陀罗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