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道的休闲生活

又过来几年,两人正在晒太阳,李耳问道:“你说,世界之外是什么?”

“空。”无良懒洋洋的回道。

“空?什么意思?”

“没有颜色,连黑白都没有,没有空间,没有时间,你所知道的没有,你不知道的也没有。”

“那真的挺空的。五十年快到了吧。”

“差不多了。”

李耳闻言,拿起一把小刀,修剪起来自己又干枯又长的指甲。

“所以道是什么。”

“道就是道。”

“我知道。”

“道‘就是’道。”

“你说清楚一点。”

无良吧唧吧唧嘴,这才缓缓说出,“你追求的道很难,我没见过比你更纯粹的追道者,你比你的本体更优秀。”

“哦。”

“道是一,是二,是三。一,二,三,都不是道。道就是道。”

“差不多就是道创造了万物呗。”

“不是,道成了万物,万物是道,万物不足为道。”

“那怎么才能看到‘道’。”

“第一种,世界之外,那个不存在之地,那就是道。

第二,让一个世界回归最初。

第一种你看不透,第二种还有点机会。要不要看?”

“道就是不存在呗,看就算了,意思懂了就行,看就算了。”

无良有些失望,“行吧。”

“给我清理一下,我该走了,干干净净的走。”李耳身上的气息愈发缥缈,仿佛下一刻就没了一样。

“你还真是个天才。”说着,无良手上闪过一道银光。

李耳身上再渺小的污垢都消失无踪。

无良又问:“你想死在哪?”

“就外边吧,把我那些东西给有缘人,你自己收藏一本。以后应该挺值钱的,反正收藏着玩呗。”

“行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带外面。

穿过果树林,穿过大树林,李耳停了下来,“就这吧。”

说完就徒手挖土,“你帮我埋上吧。”

时间缓缓流过,一个大坑出现,李耳在里面吆喝一声,就闭上眼睛,缥缈的气息消弭,真的死了。

只不过,无良听到了一句无量天尊,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听到了。

无良天尊?无量天尊?谁知道呢?

无良双手捧着土,一把一把的把土放进去。

填完土坑,没有出现土包,和以前一样,如果没有表层明显的新土,没人会怀疑这里被人挖过。

回到家,门口站着一个人,嘴里叼着个枯草,靠着门边,一看无良回来了,上前招呼道:“你回来了,我想在你这里借宿一晚,你看?”

“可以。”说完就推开门,带着他进了屋。

“我姓刘名邦,字季,你怎么称呼啊?”刘邦打量院内,和无良套起了近乎。

“无良即可。”

走进屋内,桌子上放着竹简,无良只是看两眼就移开了眼神,指着侧室说道:“你今晚就住里面,饿了就去外面摘些果子,果核放到袋子里。”

刘邦点了点头,问道:“我想找信陵君魏无忌,请问你知道去哪里找吗?”

无良看了他一眼,往外走着说道:“信陵君已死,有缘的话,你能找到他的墓”

等刘邦回过神来,早已看不见无良的身影,胡乱抓着头发,脑海中的杂念一波接着一波。

深吸一口气吐出,跪坐在桌子前,打开桌上的竹简,试图让平静下来。

谁知愈看愈入迷,看完一卷又一卷,直到竹简看完,这才回过神,饥饿感随之袭来。

恰巧这时无良抱着一堆果子进来,放在刘邦面前。

刘邦也顾不得说感谢的话,狼吞虎咽吃下。

这才说道:“谢了,我这是看了多久?”

“一天一夜,你该走了。”

“打扰了。”说完就打算走。

“信陵君已经死了,还要找吗?”

刘邦没有回头,只是挥挥手,“缘是求来的,我去拜拜。”

无良没再多说,只是静静的看着刘邦远走。

刘邦这个人,就像是一个泥鳅,在什么圈子都能混下去,什么时候都能活下去,安稳时期能幡然醒悟好好过日子,乱世能带着一帮子朋友吃口饭。

乱则动,安则静。

不太符合刘邦,也不差太远,在这真正的乱世能挺身而出,平定之后能放手给百姓一个安定日子,而不是享受皇帝的快活,也不是试试自己手里的权利。

大器晚成,心慈手狠,刘邦担得起。

无良大手一挥,三份竹简消失无踪。交由天去选择合适的人选。

剩下的日子里,像往常一样,只不过少了那一分人味儿,整个院子都死气沉沉。

如同往常一样,无良晒着太阳,如死尸一样躺在地上。

外面响起落叶被踩碎的声音无良也像没听见一样,半睁着双眼,门被推开的声音响起。

沉稳的脚步声在无良身旁停下,不再发出任何声响。

夜幕降临,无良拿起地上的一个桃子开始做起来啃一口。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玩。”

“呜呜。”

“外面很繁华,太多地方很繁华,求一片清净地,不容易。”

“呜。”

无良拍了拍岁馀站起身,打着哈欠站起身。

这时的岁馀,身上原本灰色的毛发变成雪白,原本充满灵性的眼神有些麻木,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势遍布全身,看起来非常凄惨。

唯一好点的就是身躯长达三米左右,也算是有了些机缘。

跟在无良后面,慢慢的,身上的伤疤逐渐消失,毛发重新生长出来。

岁馀回来之后,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再喜欢出去玩闹了,每日晚上爬在屋子里面休息,白天给无良帮帮忙,或者在周边巡视,抓些猎物让无良做一做。

日子安安稳稳的,岁馀也不会在感觉到了孤独和无聊。

只不过,在院子大树上面写了一行字。

“永生是一种诅咒。”

不知道是抱怨还是多年来的感悟。

字不好看,甚至可以说的上是难看,却别有一番风味,带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意境。

无良只是失笑,没有多说什么。

又是几年过去,附近跑来了一批难民,据领头的说,他们是秦朝百姓,逃了六七年才找到这么一片安稳地。

在争得无良的同意之后,在附近开始了生活。

无良也定下了三条规矩:

非必须不可肆意屠杀生灵。

树木砍伐之后必须来年再养活所砍伐的数量。

可饲养的生灵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野生生灵。

规矩定完之后,就出门去找些农作物来给他们种田用。

这个年代的人,都很淳朴,也很守约定。哪怕后来二十年无良没有出现过,也没人靠近无良宅院一百米内,也没人去违背无良的规矩。

等到无良回来之后,因为无良的容颜没有一丝变化和带回来的种子,对无良更加尊敬。

但很快就因为无良的平易近人而没了尊敬,但依旧对无良很有好感。

再加上每次有野兽袭击,无良一到,野兽直接跑来,更是一个个把无良往家里请吃饭。

之后岁馀也不怕吓到他们了,时常跟在无良身边。顺便帮这些人驱赶一下野兽,让岁馀也得到了很深的好感。

后来的日子里,倒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那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纪念日,他们称之天引节,一起载歌载舞,到最后说是要给无良盖座神像。

无良一再推塔,村民也一再坚持。

最后无良带着村民到了李耳埋葬的地方,指着那个下面说着:“李耳埋在了这么,也算是我的一个朋友,你们要做,就给他做一个吧。”

“好!”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只要不忙的人,都一起开始给李耳盖起了雕像。

整个村子的人不多,也就一百多号人,去掉种地的,小孩老人,也就能凑出一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