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道的休闲生活

“苦行僧?游历术士?”无良将泡着菊花的茶杯放到两人面前,“两位所为何事。”

道士和尚对视一眼。

“无量天尊。”

“阿弥陀佛。”

“施主,贫僧有一事相问。”和尚的衣服是普通的僧衣,洗的发白,有些地方的颜色却也很深,“我从南方走到北方,又从东方走到西方,见过虔诚者,也见过怨恨者,我却从未解释过。我从小在寺中长大,是最有慧根也最没慧根的人。为何他们都曾见过佛,唯独我未曾见过?”

和尚拿起茶杯,轻轻泯了一下,等待着无良的解惑。

无良走到书屋后面,从院子里面摘下一朵花,再次坐在桌子前,把花递给和尚,“四季秋海棠,只嚼不咽。”

和尚接过,放到嘴里嚼了起来。

“味道如何。”

“苦。”

无良又摘下一朵菊花递给和尚,和尚接过,又一次嚼了起来。

“味道如何。”

“苦,微甜。”

无良又把冬青树叶子递给和尚。

“味道如何。”

“苦,涩。”

“以前可曾吃过?”

和尚一愣,摇头道:“未曾。”

“可曾吃过白菜?”

“吃过。”

“可曾乞讨过?”

“有过。”

“可曾谦卑过?”

“有过。”

“可曾高傲过?”

“有过。”

“可曾高兴过?”

“有过。”

“感受如何?”

“多苦少甜。”

“是否贪恋?”

“不曾。”

“找佛为何?”

和尚有些迷茫,“为何?”

“佛有万千像,人也有万千像,你到底再寻什么?”

“他们在寻我,我在寻谁?”和尚呢喃着,突然猛的抬头看向无良,“贫僧可否暂住一段时间?”

“可以。”无良点头,扭头看向道士,“你呢?”

道士伸出食指,从茶杯里面捞出菊花放到桌子上,“我没什么可问的,但也想在这里暂住一段日子,你看如何?”

“可以。”

第二天,无良照例坐在柜台里面,翻看着随意抽出来的书。

书名是《苏菲的选择》,很悲惨的一本书,至于无良的评价,是在《人间失格》之上。

因为在无良眼里,人间失格的悲剧来源于自身,创造悲剧的动力缘自于莫名其妙。苏菲的选择则是因为悲剧而创造悲剧。不能说人间失格比不上苏菲的选择,只能说是看读者的想法。

无良更喜欢一种存在逻辑和随机性的创作,人间失格的随机性太过于欠缺,逻辑上则是一种为了悲剧而悲剧。

苏菲的选择属于一种放弃自救,沉陷于回忆的情况,提前去除了随机性。逻辑上符合现实,并且有主角去尝试拉苏菲起来,可惜失败。

“嘿,老板,你这里怎么还收了和尚道士?”走进了的是外地人,年纪应该二十出头。

在书架中间看书的两人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又低头继续看书。

无良还是照旧的微笑,“他们只是暂住几日,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也是,不过话说起来,现在的寺庙规矩真多,不是大专连出家都不行。”他边看着柜台上摆放的书边吐槽着。

“你可以去道教或者小寺庙,那里没什么要求。”无良看着书漫不经心的说道。

“小寺庙没什么人,我感觉也没什么……”

“你为什么想出家?”

“当然是因为看破……”

“看过人间失格吗?”

“看过,怎么了?”

“感觉如何。”

“很不错,我感觉……”

无良把自己的书放到柜台上,打断他的话,“这本书看过吗?”

“略有耳闻。”

“苏菲是什么病?”

“抑郁?”

“心理创伤,与抑郁症的关系并不大。”

年轻人愣了一下,有些恼羞成怒的问道:“这和大专才能出家有什么关系。”

“目前的抑郁主要是因为时代进步过快所产生的变化,比如kpl,比如996,比如快递快餐,行成一种快餐时代,因为速度太快,再加上你这一代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或不超两个孩子,你们小时候刚好又是能吃饱饭的时代,没有让你们受太大苦,所以很难适应这种节奏,而促使你们感受到了多方位压力,恰巧心理科目的普及,让你们自发认为自己就是抑郁症。”

“这和这受没受苦没关系。”

“认为自己是抑郁症后就自我暗示,逐渐符合抑郁症。别急着反驳,你小时候夏天去地里拔过草吗?秋天去地里砍过麦子吗?”

“我虽然不是农村孩子,但我们遭受的是心理方面……”

“说了别急着反驳,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理,会不断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寻找理由。”

“好吧,我承认,我的确是有这种心理,但这和大专才能出家又有什么关系?”年轻人低着头,沮丧的问道。

“大专才能出家只不过是防止你们这一类人去出家,你们很容易反悔,性情多变,想到什么做什么。”无良对着和尚挥挥手说道:“和尚,你出家时做什么都?”

和尚摸着下巴回忆起来曾经,缓缓说道:“我出家之前,也就说六岁左右,卖报的,之后一个老和尚买了一份报,晚上就到了我住的桥下,让我出家,我就去了。”

“道士,你也说说。”

道士比和尚年纪大许多,看起来六十。“我之前是给拉皮条的,最后被查了,我跑的时候撞了一个道士,就被带到了道观。”

“乌托邦,独自行走,总四十,付一下钱。”

年轻人来回看着三人,楞楞的付完钱走了出去。

道士和和尚在后面小声嘀咕道:“他是不是傻?这么简单的忽悠都能上。”

“我感觉是老板的笑容,你昨天是和他说话没发觉,我是越看越心惊胆跳。”

“咋了?”

“就是越看越吓人,你没见他的笑容没一点偏差。”

“就这?不对,你该不会查出老板的身份了吧?”和尚怀疑的看向道士。

道士干笑两声,“怎么可能,我们主脉的人早就收敛了,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查到东西。”

“但我昨晚看到了有一只鸽子在你头上飞过。”和尚的眼神越来越危险,“并且还掉下来了一个小东西。”

道士干笑着转移起话题,指着手里的书说道:“你们的金刚经属实不错哈,咱们研究研究。”

“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算了,咱们研究研究金刚经吧。”和尚低眉说道。

道士松了一口气,说道:“关于末尾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喝!”和尚低喝一声,一拳打向道士。

“我擦,你干毛线!”道士躲过一拳,对和尚嚷嚷着。

和尚一笑,挽起袖口,“当然是研究怒目金刚啊。”说完又是一拳。

道士抓着书架挡板,一跃而起,跳到书架上面,对着无良喊道:“老板,这个老和尚发疯了。”还没说完,就见面前飞过一条粗腿。

“老秃驴你还有完没完了。”道士也不是吃醋的,转身就是一脚把和尚踢下去,踩着书架往门口跑去。

和尚连忙跟上去,边跑边吆喝着,“你不是对金刚感兴趣吗?咱俩好好研究研究怒目金刚。”

无良放下手中的书,也看起了热闹,以前常听佛道两家不对付,今天算是见到了。

你追我赶的道士和和尚跑到院子里,道士跑到冬青树后面摸出一把木剑,停下脚步,“老秃驴,这事咱们就算了吧,反正你家早晚也会给你消息的。”

和尚双手合十,对着道士微微弯腰,“一因一果,一始一终,施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