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故事

时间匆匆而过,夏天的蝉鸣也在秋季交替的时候,戛然而止。

一个假期的放纵,我的皮肤越发的黝黑,几乎天天都在太阳底下晒着,上山,下河。

“吆,这不是老洛家那小子嘛。”

我光溜溜的在河道里野泳的时候,隔壁大叔赶集回来,他站在桥上,看着水里的我。

“李叔,又赶集去了啊,买什么好吃的了。”

我半个身子泡在水里,露出上半身,呲牙咧嘴的笑着。

“呐,混小子,给你放这里,一会上来吃。”

李叔从他的袋子里拿出来一些水果,放在河岸上。

“李叔,你袋子太多了,留两我给您拿,我跑的快。”

“好小子,不错不错,你慢慢玩,叔先回去了。”

什么叫邻居,大概这才叫邻居。

邻里之间毫无防备,有吃的喝的都会相互分享。

假期太久,有的时候我妈都找不到我人在哪。只有洛璃会在家里,我是那种走哪吃哪。

在我们那片整个一小哪吒。

“十一,洛十一,给你十分钟时间赶紧回来。”

我扛着李叔的袋子,走到离家还有五百米的位置,就听见姐姐洛璃的声音。

“姐,我回来了,在这呢。”

“你又跑哪去了,不知道明天开学啊。”

“知道,知道了姐,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我晚上在准备别的。”

“你带我去报到还是?”

我试探性的问我姐。

“不去,忙着呢,你自己去,你们这次就是军训,又没别的事情。”

洛璃把玩着自己的东西,头也不抬。

送完隔壁李叔的东西,跟阿姨又寒暄了几句。

整个假期,老洛回来过几次,在家过完周末又要去单位,老洛因为我上高中的原因要去县人民医院上班,最近在做相关的交接。

晚上我跟姐姐,妈妈,一起给我收拾东西。

“十一,你这次去离家又更远了,你姐现在在省城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妈,没事,我这放假了不是还要回来的嘛。”

“经常梦见你们小时候的场景,一转眼你都要上高中了,你姐姐都大二了。”

她给我装着明天要带的东西,跟姐姐说着。

“妈,等我们都毕业了,等十一成家了,就接你出去住,咱们这院子就空置起来。”

洛璃跟母亲有条不紊的分析着。

“我还是习惯住在乡下,你看咱们这多好,山清水秀的。”

故乡的水土,养故乡的人。故乡的山水四季分明,那里有人间烟火。有寻常岁月,更有不厌其烦的叮嘱。

母亲的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细腻,时间匆匆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印记。

“会的,妈,等我结婚了,你就跟我住。”

那年,那夜,我信誓旦旦的说着。

是夜,在我的小房间中,我对接下来的我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在想

我接下来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沈凌秋,她现在又在做什么?

第二天七点就起床,洗漱,吃完早饭我就拿着背包,去赶最早的一班车。

从家里到县城只有小型的巴士,那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有时间节点,错过了就只能等一个小时。

老洛早上八点不到就打电话叮嘱我,他会在小镇的车站等我。

要去往搭车的地方,需要步二十分钟,还要下一个长长的坡。

很多次,我一个人走在那坡上,我的妈妈就站在村口的路口远远看着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老洛在家的时候,他们会一起。

我独自一人到搭车的地方,每次需要等待十分钟左右。

远方传来的汽车鸣笛声,我知道,巴士快到了。

巴士司机是一位中年男子,常年在那条线上开车,故而对于沿线的人们也是相对熟悉的。

车缓缓的停在我面前,等车门打开,我一步跨上去。

“洛主任家的小子,今天开学报名啊,你爸呢?”

司机师傅一眼就认出我来。

“师傅早,我爸在镇上呢,他今天上班。在下面等我。”

“哦,怪不得呢,你爸把你宝贝的跟什么一样,怎么可能不送你。”

“去,找个位置坐下来,系好安全带,我要开动了。”

司机师傅大嗓门吼着,说给我听,也说给全车的人听。

简单的寒暄,我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包放在行李架上。

不知怎么的,我喜欢靠窗的位置,这样我可以看见路边的风景。

车上的人不是很多,大都是去赶集的,当然基本上都是认识的,只是不熟。

车子启动,要穿过好几个村落,沿途每个村落都会停靠,因为有人上,有人会下。

你瞧,这种乡村的巴士,那司机师傅就像一个摆渡人。

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岁月更迭,如果你想了解这地方,那巴士司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小镇毕业考进县一中的人屈指可数,在我家到小镇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

是的,你没听错,只有我一个人。

上一个还是洛璃她们那一届,有三人。

到我这一届,就剩我一个了,早上的时候,子钰来送过我。他也要在几天后要去另一所学校。

在往前出过的高中生就是老洛了,他们当时有那么五六个。

现在想想,乡下的教育资源那个时候真的不是那么的丰富。

车子一路颠簸,人们都已经习惯了那种颠簸。

四十分钟后,终于在颠簸中到了小镇,在小镇会多停留一会,要赶在整点,继续出发。

老洛手上拿着吃的,喝的,上车后径直朝我走来。

“吶,十一,爸爸刚给你买的。”

我接过来,放在怀里。

“洛主任,送孩子上学啊。”

车上有认识老洛的人。

“是啊,要去报名军训了,他一个人不行啊,我得送他去。”

“你家小子不错啊,考上了,我家那臭小子差了好多分。”

另外一个在后排坐着的人也跟老洛喊着。

“臭小子运气好点,考的还行,你家孩子没事,不行复习一下还有机会的。”

“你家十一,一直都学的好,我家那就算了,自己也不爱学习,准备过完了中秋就出去打工呢。”

这也许就是一次命运的抉择吧。

那时候的我起码没想过这么快就要去走上社会。

而他们很多人,别无选择。

小镇到县城的车程需要一个小时,沿途经过的村庄也会越来越多,只是那里的人们属于小镇,跟我们是分开的。这种区别在无形中在人们的默许中。

路上有我的同学,跟我一样去报道的。

“洛十一,这么巧呀。”

一个女孩的声音,我抬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是我们隔壁班级的王娇。

“好巧啊,你也赶这趟车,你过来坐这吧。”

“不用了,你坐吧,你看这么多人,我也挤不过来啊。”

王娇笑起来还是很好看的,她也在父亲的陪同下。

一个小时候,车子顺利抵达终点站。

就像摆渡人,每天往返与固定的两点一线,送更多的人或出,或归来。

学校在车站的东边,沿着东大街直走就可以到达,很好找。县城也没有太大,我们一同结伴而行,到了学校门口,乌泱泱一片全是来报道的学生,家长。

“新生报道接待处。”

大大的指示牌伫立在那里,我去窗口递交资料的时候,有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不过那是对老洛说的。

“哎呀,老同学,好久不见啊,现在怎么样啊?”

一个跟老洛年龄差不多的中年男人走到我们身边,男人戴着一副眼镜,镜片略微有些厚度,胡子刮的很干净,梳了一个大背头,国字脸,眉毛也很浓,跟老洛一样,身穿一件黑色的中山服。不一样的是这人的身材比老洛要稍微的胖一些。

“哎呀,老同学,好久不见,上次一别到现在有五六年没见了吧。”

老洛好像也认出来了来人,伸出右手迎来上去。

那人也伸出手,他们在我面前握手,然后拥抱。我还是第一次见老洛跟陌生人拥抱呢。

我正在好奇这人是谁的时候,那人又开口了。

“怎么,你今天是来带你孩子报名?分哪个班了?”

“是啊,我儿子洛十一,考上来,今天带过来报名。还没办好手续呢。”

“十一,来,过来。”

我拿着资料,走过去。

“十一,这是你爸爸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同桌,你闫叔叔。”

“闫叔叔好!”

“老同学不错啊,果真是虎父无犬子,不错,不错!听说你最近要调到县人民医院任职了?”

来人摸着我的头,对着我爸老洛说着。

“今年的考生整体的录取率很低,大概是一比八,能考上还是很厉害的。”

“十一,这位闫叔叔,也是你们的校长。这不十一上学嘛,调过来方便些。”

老洛意味深长的看着我,那眼神很复杂。

“老洛啊,以后十一在学校你就不用操心了。”

“那多麻烦你的。”

“你说这话就见外了,想当年我们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哎呀时间真快,一转眼孩子都上高中了,我家闺女更快都大一了。”

“可不是咋的,咱们现在工作都忙,平时也没时间能见到。”

两个许久未见的老同学,在我报名的这一天相遇。

一个是学校校长,一个是我的父亲老洛,一个内科大夫。

“完了,这下完了,高中这三年我没好日子过了。”

我看着他们两人在那怀旧的同时,我这么想着。

也确实如我所想,未来的日子真的“很惨,很惨。”

很快我就办好了手续,我被分到了一年级十班,第二天要开始为期十五天的军训。

闫叔叔更确切的应该称之为:闫校长,带着老洛跟我在学校的外边的餐厅吃了午饭。

吃饭期间,他们俩把酒言欢,就差老泪纵横了。看得出来他们的感情很深。

老洛与闫校长的交谈中,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几年前意气风发的老洛。

我想,我大抵有点开始了解另一个老洛了。

很多年前,爸爸也如我一样,朝气蓬勃,也迎着太阳也曾走进过这所学校。

多年后的今天,老洛带着小洛又来到了这里。

喂,一中,我洛十一来了。

窗外,人声鼎沸,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