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故事
南方的季节变化很敏感,这一点上不像北方。
北方的气候每年都会出现极端,特别是现在,长安城的一年只能感受到夏天和冬天。
南方则更多是雨季,要是赶上梅雨季节,连空气中都泛着味道。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喜欢下雨的天气,却喜欢听雨落下的声音。
嘀嗒,嘀嗒。
那声音就像一个有故事的旅人,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跟往常一样,一个平淡无奇的一天,窗外的树枝被风吹的吱吱作响,一家四口吃完饭妈妈就出门去了。
“小公主乖乖的啊,在家好好听爷爷奶奶的话,我下午就回来。”
母亲收拾好东西对叶沁说。
“我知道了妈,记得那双鞋,顺便在给我带糖葫芦呀。”
叶沁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
“爸,妈,你们有什么要带的吗?”
她转头问家里的老人。
“阿若,你不用管我们。自己注意安全,记得早点回来。”
爷爷,奶奶叮嘱道。
上次娘儿两去街道的时候,叶沁看上一双好看的鞋子,因为没有适合她穿的码。店家告诉她们今天会有新的回来。
于是乎,妈妈吃过早饭就直奔市区。
再有几天就是宝贝闺女的生日了,今天不管怎么样都要把那双鞋子买回来。
从家里去市区的距离也不是很远,老叶在家的时候会开车过去。老叶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去市区都是坐公共交通,或者街坊邻居有顺路的也会搭乘。
所有的事都赶巧了,那天老叶在外地出差,几天后才能回来。刚好能赶上小公主的生日。
往年的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为家里的小公主庆生,可谓是集所有人的偏爱一身。
叶沁记得很清楚,那天的她充满着期待。
“爷爷,爷爷过几天生日。你带我去游乐场玩好不好嘛!”
爸妈不在的时候她最喜欢粘着爷爷。
“呵呵,行行行,到时候啊一家人都去。”
老爷子摸着孙女的脑袋,眼里满是宠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她小小的年纪已经在开始背诵《道德经》了。
在爷爷的书房,一个小姑娘在背诵着道德经,一个花甲老人躺在摇椅上看着她,那老人的眼中有藏不住的欢喜。
“死老头子,孩子才多大。你就总让她背诵那么多古诗词,你就不能让她玩会?”
奶奶一做着手里的工艺品,一边向丈夫抱怨着。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我们家沁沁。你不要总把你那套给孩子。”
老人一边心疼的看着叶沁,又继续对老爷子说。
“你懂什么,妇人之仁。”
老爷子每次这个时候总是保持着一家之主的威严。
其实也不怪爷爷奶奶,叶沁从小也蛮喜欢舞文弄墨的,大概是老爷子隔代遗传的好。
在家里的书房有她写的字,虽然歪歪斜斜却也不免有那么一点点意思。
三人在书房,你一言我一言的打趣着,大概这就是天伦之乐吧。
不觉间叶沁背诵了一篇道德经,还临摹了一幅字。
字的落款四仰八叉的写上:叶沁書。
突然间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铃铃铃
铃铃铃
铃铃铃
书房到客厅中间隔着一个走廊,须穿过去才可以。
平时人都在书房的时候,基本上走不到卧室,电话都会被挂断。这次却出乎意料的还在想着。
“老婆子,你去接啊,是不是咱家混小子打回来的。”
老爷子躺在摇椅上对着屋外的奶奶说道。
“你去接,没看到我忙着呢。”
奶奶略带一丝不快,叶沁跟奶奶其实在准备晚饭的食材。
“好我去,我去。”
“我去还不行嘛。”
真是的,爷爷起身往客厅走去。
约莫两三分钟之后,就听见爷爷对着电话那头
“喂,您好,哪位啊?”
又过了两秒钟
“什么?你说什么?你大点声。”
爷爷的语气好像在确认着什么。
“嗯,对对,是老叶家。啊怎么会这样,人现在在哪?”
爷爷的声音变了好几次。
“好好,我这就过来。给您添麻烦了。”
爷爷对着电话的另一端重复着。
“老婆子,你进来一下。”
挂了电话,爷爷对奶奶喊道。
奶奶手都没擦,就跑了进去。
他们好像在商量着什么…
片刻后,爷爷先走出来,看了看走廊上的我。
“沁沁啊,一会让你奶奶带你去姑姑家玩好不好啊。”
爷爷看着我并说道。
“爷爷,去接你妈妈。她今带的东西有点多。”
爷爷朝我走过来,蹲在我身边,把我抱在怀里。
“好的呢。”
小叶沁的大眼睛盯着爷爷看,好像知道了又好像不知道。
老人走进里屋换了一件外套,径直的超院子外走了出去。
她就呆呆的站在原地,好像从老人的背影看到了什么。
没过多久,奶奶也换好了衣服,牵着她的手也朝着姑姑家走去。
“奶奶,爷爷跟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
她抬头看着身边的老人问道。
“乖沁沁啊,很快就回来了。”
“嗯呢,今年的生日我要多吃两块蛋糕。”
小女孩松开奶奶的手,一蹦一蹦的超远方走去。
她不知道的是,身后的老人早已泪流满面…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那年小公主的生日该是多么热闹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公主的十八岁成人礼会在她的天使一样的守护者的身边开怀大笑。
如果,如果有如果就好了。
我这么想着,突然潸然泪下。
在那天,在叶沁告诉我的那天。
有太多遗憾会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所以你看:
珍惜你的现在,珍惜现在还陪在你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