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朵于寒冬中灿烂绽放的腊梅

C市总共有四所初中名校,分别是金山实验中学、高级实验中学、城阳中学和晨绵中学。它们是学校自己出卷的,高级实验中学考上前800名即能被录取,其他三所则得考上600名内才算录取。因为它们是民办学校,所以学费很昂贵,少则2500元一学期,多则3500元一学期,并不是义务教育。但是考上100名内的考生可以不用交学费,免费就读。我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我想读名校,就必须考上100名内。

晨绵中学那年是第一年面向农村的小学毕业生招生,试卷会很简单,是四所名校里面试卷最简单的,而且它有半免费优惠——考101名至200名之间的考生,可享有此政策,即只需交一半的学费即可。因此,最初的时候我想报考晨绵中学。

后来,我又考虑到金山实验中学是全市最好的初中,就改变了主意,想考取金山实验中学。特别是在我做完金山实验中学、高级实验中学、城阳中学最近三年的真题之后,我报考金山实验中学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了。因为我用心地分析过——城阳中学的语数英三科的试卷都非常难,尤其是英语,居然还会考音标,音标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确实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我先把城阳中学排除掉了;高级实验中学和金山实验中学的英语不难,跟本县小升初的英语试题的难度差不多,语文的难度跟城阳中学的不相上下;金山实验中学的数学试题的难度和城阳中学不分胜负;但高级实验中学的数学试题的难度就是非常非常的难,达到了奥林匹克的难度。我的数学成绩是不错的,经常考满分,也有考过100+20(有附加题的试卷),但是,我不擅长奥林匹克,所以高级实验中学也被我排除掉了。最终得出结论——我报考金山实验中学最有优势,考上100名内的可能性最大。于是最后决定报考金山实验中学。

然而,我的两个好朋友筱莹和纯烨却要考高级实验中学。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犹豫了,在高级实验中学和金山实验中学之间摇摆不定。因为——那时的我不比现在,性格很内向,我怕自己一个人去了金山实验中学,到时候会没有朋友,没有朋友我就不会开心快乐,反而会很伤心。但是,我真的不擅长奥林匹克的题目,考高级实验中学很可能考不上100名内,顶多只能考600名内。我跟爸爸说我不知道要报哪个学校。爸爸说随你啊,其他并无多说。

2008年7月2日的上午,纯烨来我家找我,说,筱莹的爸爸现在要载她们两个去高级实验中学报名,问我要不要也一起去。那个时候,我还不确定到底要考金山实验中学还是高级实验中学,但是那一刻我好像失去了理智,就傻傻地跟着纯烨一起来到筱莹家,坐上筱莹爸爸的车去高级实验中学报名了。

2008年7月16日,是C市四大名校(民办学校)招生考试的日子。考试前3天,我和筱莹在筱莹爸爸的带领下,来到C市高级实验中学看考场、找座位。但是课室的门没有开,我们只能透过窗户确定自己的位置大概在哪个地方。筱莹的爸爸说:“让我们来看考场,又不肯进。”

2008年7月15日晚上,我便准备好考试需要用到的文具。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临走前还再检查一遍文具是否有带齐。吃完早餐便坐着爸爸的摩托车奔向考场。到考场后,我先是找我的两个朋友——筱莹和纯烨。找到她们就开始等待——学校的门还没开。不计其数的家长和考生站在校门口,可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有的考生还拿着复习资料在复习,但我们三个都没有带学习资料,就没复习,只是站着等着。

大约等了20分钟,校门开了。家长和考生浩浩荡荡地走进学校奔向各自的考场。

爸爸说:“这么多人,考得上一百名内吗?”

旁边的另一位陌生的家长说:“能考上六百名内就谢天谢地了。”

当时我在想,这位家长肯定是城市人,家庭经济应该很不错。因为对于我们这种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言,考上六百名内就跟考不上是一样的,因为读不起。

考语文和英语时还挺顺利的,但是考数学时就不太顺了。有一道题目另我特别糟心,是找数字规律的,我找到了它的规律,也搞懂了解题方法和思路。但是——它考的是负数,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没有涉及到负数,城市的教材才有,所以这两分就这样跟我say goodbye 了。

考完后,我就猜,我应该只能进六百名内,一百名内是绝对进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