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半山

时光如梭,岁月匆匆。

从早春到深秋,再到寒风凛冽的冬季。

转眼,刘半山从老家到海湾市开饭店已经快一年时间了。

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一年干下来,有2800一天的,也有1800的,更有800元的。每日平均收入基本稳定在1800元左右。虽然比刚开业那会儿的2800直接少掉一千,可那毕竟是特殊的日子,做不得数。

而且最近两年,由于各地流行病频发,人们外出游玩就餐都变得格外小心,一家新开张的小饭馆能有这成绩,在这年头比起很多同行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尽管外面寒风刺骨,刘半山仍然得从他温暖的小床上爬起来,洗漱出门,去到饭馆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样重复着无休止的日子他已有些倦了,开业到现在母子俩一天也没休息过,但看在钱的份上,只能忍着。

高中毕业的刘半山在社会上东奔西跑,几年下来虽然提前获得了其他同学没有的一些社会、工作经验,但同时也失去了继续学习深造和最佳的恋爱机会。

在科技快速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新时代,对刘半山这样一个没有那么多知识储备的人来说,每一次转行换工作都是比较艰难的,自主创业风险更大,搞不好就是万劫不复。

还好有父母的支持,开了这么一间小饭馆。

看着趴在桌上休息的母亲,刘半山不想再给家人压力,甩甩脑袋,暂时打消了其他的想法,起身收拾碗筷。

天色渐晚,饭点就要到了,可过了5点半还没有一个客人来店里吃饭。

母亲看着饭馆里空荡荡的景象有些焦虑,他试探性的问儿子刘半山是不是和最近没续订东阳大米有关。

刘半山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有些生气。

就在几天前店里还是用150元一袋的东阳大米,这两天却改用120元的福气大米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刘半山能听出来,母亲明显是怀疑并且指责自己换大米影响了生意。

打开收米吧APP,看着刺眼的数字,今日银收678元,每天这个时候差不多都是1000左右了,今天确实格外的少,刘半山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当初明明是母亲一再数落东阳大米,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自己最后才迫不得已决定换成其他品牌。

然而现在母亲却拿着刘半山换掉东阳大米的这个结果来批评他把生意搞差了,绝口不提换米的原因。

刘半山是绝不愿意承认一件自己没做过的事、莫须有的罪名。做了就站出来,但如果没做,那么无论你用什么手段我也是没做,他的主张向来如此。

厨房里,两人各执己见,你一言我一语争的面红耳赤,好在有几个客人及时进店点餐闹剧才平息下来。

开店以来这样的争执已不下数十次。

刘半山心里很清楚争吵的根本原因,两个生在不同年代的人,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经历不同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别是巨大的。

所以一件事经常会出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争吵就这么来的。

举个极端点了例子:

一个人觉的屎好吃,另一个觉得那根本就不能吃。

你以为自己是觉得屎不能吃的那个正常人他/她是极端份子,可在他/她的眼中这一切却是反过来的。

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在很多新生代和老一辈间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通常也被叫做代沟。

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观念不同,没有对错,也无需分对错。

虽然这道理刘半山再清楚不过,但当事情真的在自己面前发生时,想要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却是非常困难的。

和人在发怒时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是同一个道理,后果是什么其实自己明明就清楚的很,但就是那一瞬间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

只是在想要分对错“据理力争”,想要发火时,把情绪暂时压下来这样一件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事,很多时候却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练习。

刘半山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过后告诉,下一次一定能控制住。

希望通过反复强调心理暗示,最终达到有一天能够自如控制自己情绪的效果,不争吵不动怒。

这也是刘半山目前唯一知道的一种有效方法。

天很冷,风很大,但客人还是陆陆续续的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他饿得慌,刘半山深谙此道。这一行,除非你做的非常差,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不然根本不担心没生意,是人就总得吃饭,客人多少的问题。

接待完一波又一波客人,时间也不早了,母子俩终于闲了下来。

一阵忙碌过后,营收突破1300还不没算现金,俩人的情绪也缓和了不少,“母子没有隔夜仇”这话还真不是瞎说的,才两小不到便和好如初了。

要说吵了这么多次没有影响那肯定是假的。你可以把花瓶摔碎再用科技手段复原,看上去和原来一模一样,但它永远不会是原来那个。

短暂休息过后母亲便到厨房开始制作今天的晚饭,刘半山则在外头坐着刷短视频,不时被乐的哈哈大笑。

他也不是没有任务的,由于如今饭店是固定营业到午夜12点整且中间没有任定休息的。

也就是说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客人来就有的吃,所以刘半山还要随时准备接待客人。

短视频让人疯狂分泌多巴胺,兴奋快乐,时间过的很快。

半个小时饭就做好了,期间一个客人都没有。

晚饭还是比较丰盛的,一个油焖茄子,不是很成功,有点硬。

一个西红柿炒鸡蛋,老菜了加点蛋白质,味道很好,虽然没放糖但也没有酸酸的感觉。

秘密就是把西红柿先放入水中煮一煮,然后去皮再炒。

这还是因为老妈最近看短视频教做菜学会的,所以短视频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最后一个是紫菜肉片汤,中规中矩,刘半山一直觉得,还是不放紫菜好吃一点,要的就是肉汤的纯粹。

本来就已经完全过了饭点才开始做饭,等做完又是半小时,早已饥肠辘辘的刘半山一下就干了两大碗白米饭,虽然吃的有些撑,但却意犹未尽,还想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