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鹿韭两岸情缘
林易陞谦虚道:“哪里哪里。理事长过奖了。”
张先吉点了点头,转向赢秀,“赢部长,我建议,现在就先去我的农场看看,这个季节凤梨生长正好,请李局和各位贵宾鉴赏一下,如何?”
赢秀点了点头,“可以,请您安排。”
“好的,请我的夫人做向导。”张先吉转向夫人,向大家介绍。
张李杏澜女士含笑,欢迎考察团,“请大家上车,随我一起吧。”
一行人登上台湾社团专门为大陆公务来访客人准备的大巴车,杏澜女士带路,往水里乡驶去。
车行十五分钟左右,进入水里乡张先吉先生的凤梨种植农场。
茂密的凤梨园,琼林玉树,云枝遥隔,一派繁盛的景象。杏澜女士引领考察团走下车来,向位于园区前方入口处的一条回廊走去。
众人于回廊中间的木质角亭下驻足。杏澜女士邀请大家在一张凤梨木长桌四周随意落座。紧接着,早已等候在此的几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侍者手捧玻璃碗具、里面盛满鲜切的凤梨,来到客人面前。
杏澜女士打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把碗具放在桌子上,请客人们自用。
张先吉观察到考察团惊奇的神色,连忙适时介绍,“关于园区的用人情况,还有一件事要向各位贵宾报告。”
众人注意力立刻集中转向张先吉先生。
“在我的农场里,所有雇用工人都是残障人士。眼前的这几位都是失聪者,也就是大陆通常说的聋哑人。”
闻听张先生的介绍,众人相视唏嘘不已。
只有林总并不惊讶,点了点头,替先吉进行说明:“在台湾,有一些企业家会把个人生产与社会福利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一方面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就业难题,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有信心成为林总的合作伙伴,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重的公益企业家。只是现在他的生意做得那么大,我只有仰慕啦。”张先吉补充说。
林总谦虚地一笑表示感谢。
李铭远沉思片刻,肯定说:“两位企业家的公益行为的确值得我们的商人学习。小赢,回去以后你把这个情况整理一下做一份报告给我。”
赢秀接受李铭远的指令,“好的,李局。”
杏澜女士已经在每只碗里的凤梨上备好叉子,劝客人试用:“请各位贵宾品尝我们的凤梨。”
张先吉首先拿起叉好的两块凤梨,亲手为李铭远和林易陞服务,其他人员自行取用品尝。
台湾凤梨以鲜甜可口闻名世界,张先吉的农场刚好处于纬度和气候条件最适宜的产区。加之最好的时节,果物入口绵甜,唇齿留香。
众人品尝后自然是赞不绝口。
此后考察团随张先吉夫妇参观了凤梨园,凤梨果涨势极佳,配合成熟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达到绿色标准,实现了生态种植。
林间零星分布着一些工人,走近观察,发现果然皆是残障人士,跛脚和失聪者居多,工作却比常人更努力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