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武记

就在元朝武者开始出现伤亡之时,李君若看到众人杀红了眼,也顾不得许多,准备出手阻止双方继续再打下去。怎料,武儒与一念察觉到李君若欲出手,二人身形一动,瞬间出现在李君若面前,武儒平静望向李君若,道:“少阁主是准备趟这趟浑水了?”李君若道:“子路先生,难道真的要让双方血流成河才肯罢休吗?”一念道:“李施主此言差矣!难道不是元朝先挑起的纷争吗?如果元朝肯退一步,局面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就在李君若被二人牵制之时,元朝武者不断有伤亡出现,四国在元朝的抵抗下,也逐渐出现伤亡。李君若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惨叫声,心下越是不忍,望向二人道:“二位先生,要么请一同阻止这场无意义的争斗,要么请让开。”两人见李君若言语之间似有怒气,晓得李君若江湖上的名声,藏剑阁武学加上半步涅槃境的修为,但是各为其主,现在四国优势尽显,二人只要阻挡住李君若即可。武儒子路道:“少阁主,你刚刚也听到燕老道的话了,他这是公然视天下武林于无物,把始皇想要惠泽天下的遗物企图纳为元国所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君若道:“此事确实是燕国师的不对。但是,我之眼下,不忍普通武者因为这四国的纷争无谓的牺牲,你们可以选择按照始皇遗言,竞逐天下第一的名号,而不是在这里任由五国普通武者相互残杀。先生请让开!”然而武儒与一念确是一步不让,挡在李君若面前。李君若见状,手扶剑匣,就要出手。

这时,山下突然传来铁骑的轰鸣声,武儒与一念脸色瞬间为之一变,身形一闪,回到四国武者之中,大声道:“四国武者听令,退回阵营,结战阵。准备迎战元朝天甲骑兵。”众武者一听,顿时感觉不妙,当即抽身组成战阵,相反,元朝的武者知道元朝最精锐的四大骑兵之一的天甲骑兵已经来到,顿时士气大震,紧守阵容。不一会,只见一队骑兵自烟尘之中冲入战场,来到元朝武者前方,与四国武者对望,只见骑兵个个身着明黄铠甲、手持龙枪、腰悬天云剑、背负飞羽弓、身骑龙血宝马,队伍整齐划一,睥睨天下。这队骑兵大约五百人,就算站着不动,也对四国武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秋月明与天刀绝尘同样感受到这股气机,不由得心下一惊,二人不约而同,以极招强行突破燕乾坤等人的纠缠,回到四国武者之中。

燕乾坤与木行云四人也来到了天甲骑兵之中,只见随着燕乾坤五人的到来,天甲骑兵缓缓让出一条道,里面有三人缓缓走出来到燕乾坤面前,三人随即下马,向燕乾坤作揖行李,其中为首之人道:“燕国师恕罪,夏某来迟了。”燕乾坤大笑道:“夏将军不必多礼,有你天甲骑兵在此,老道对于我元朝的神物也就放心了。”说罢,同时望向四国一方,道:“秋月明,你们还想继续负隅顽抗吗?”秋月明冷笑道:“燕老道,莫不是以为这天下就是你元朝说了算!”说罢,秋月明一挥手,一道信号飞上天空,同时三国也是各发信号,只见信号过后,四国埋伏在山下的兵马也是纷纷现身,双方再次形成势均力敌之势,相互对峙,情况越发紧张。

在此情形之下,李君若反而成为打破平衡的关键人物。只见李君若飞身而上,站在双方中间。李君若刚要说话,突然感觉气氛一凝,双方气机锁定李君若,似乎要把李君若当场撕碎。然而李君若神色不变,放下背上藏剑匣,轻轻一拍,匣中剑鸣长啸,一股沛然气机突然爆发,三股气机相互抗衡,相互牵制。李君若道:“诸位请听在下一言,始皇遗物涉及太大,天下世家何其多,隐世门派更是不计其数,况且始皇遗物尚未出世,如果五国立刻开战,导致两败俱伤,到时候一但其他世家门派参与进来,情况岂不是更加难以控制?”李君若话语刚落,秋月明便开口道:“燕老道,李少阁主的话你听到了,你还想在此一战吗?”燕乾坤略一沉吟,估量双方实力后,心下合计,“此时动手,李君若一但出手将对我方极为不利。”念及至此,燕乾坤道:“李少阁主说得虽然在理,但是老道不敢自作主张,此事需要秉明吕皇,再做定夺。”随即,燕乾坤手结法印,施展道术,传讯吕无相。秋月明等也是各自传讯国主。双方冲突之势稍缓。

就在双方等待回信之时,天外突闻诗号,“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方尽死声。”一位翩翩公子头戴儒冠,手持白玉折骨扇,有若谪仙人一般飘然降下。来人是谁,在场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时,突然又刮起一阵阴风,同时众人听到一阵一阵的鬼哭狼嚎,两个诡异阴森的声音夹杂在其中,一个诡异的女声飘忽不定,“可怜天下咒无命,尸骨不曾入黄泉。”一个阴森男声断断续续,“森罗殿下无错判,直落地狱十八层”。阴风过后,又见满天冥纸飘飞,一个身穿红衣,手拿神龛的诡异女童跟一个面目狰狞,身穿寿衣,宛若尸体的男子出现,这突如其来的三人,又是代表何种势力,对局势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五国国主又会做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