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玉仙灵

三人正说话间,从外边跑进来一个慌慌张张的青衣僧人。

“济咏,因何如此惊慌?”智和问跑进来的精壮和尚。

“住持,大事不好了!”济咏上气不接下气地回道,“鸡鸣村陈氏妇女之子失踪,遍寻不见。”

智和急忙站起身,面色沉凝道:“二位施主,请随老衲走一趟。”

鹿鸣深知厉鬼的凶险,也不含糊,跟随智和前往安置村民的宽敞院落。

鸡鸣村是面积不大的村庄,总共六十余户,三百余口人暂时安置在金光寺别院。

金光寺曾得到过东宫拨款,阔建庙宇,重塑佛像金身。

三百余人生活在别院,丝毫不觉得拥挤。足见金光寺之气派。

别院门口有两名干练鹰卫把守,见到住持,拱手行礼。

智和简单回礼,径直走进院落。

只见一位体态丰腴的妇人瘫坐在地,盘成圆髻的头发散乱出几根发丝。

“既是女施主,老衲不便出面,劳烦两位施主问个究竟。”

高云朗身为鹰卫,熟悉盘问审讯之事,大跨步走过去,搀扶起坐在地上的妇女。

鹿鸣出其不意的话语,不禁令妇女破涕为笑,连鼻涕泡都喷了出来。

“起来吧,地上凉。”

智和同样没预料到鹿鸣会突然开口,强忍笑意,勉强维持住了大禅师的风范。

妇女并非讲究人,用衣袖擦掉鼻涕,虚弱无力地哭道:“鹰卫大人,您能帮民妇找回儿子吗?”

高云朗道:“你先稳住情绪,然后告诉我,你儿子失踪前曾在何方出现?”

妇女顾不得形象,说道:“我今天发现儿子的状态不对劲,沉默寡言,眼神十分阴冷。民妇记得住持之言,急忙通知把守的鹰卫,让他们通知护院和尚。回到静室,发现儿子不见了踪影。”

鹿鸣问道:“期间大约有多久?”

“先生的话是什么意思?”妇女没听懂鹿鸣的问题。

“你发现儿子异常到他失踪的时间段,大概多久?”

“时间很短。民妇通知完门口的鹰卫,立马又回到静室,彼时小儿已不在其中。”

鹿鸣暗道不妙。

鸡鸣村的厉鬼夺舍平民数量甚多,以吞噬灵魂的方式进阶了实力,已然能施展暗鬼之术。

民妇的幼儿想必是被厉鬼附体,趁佛香最为黯淡的当口,忍痛强行遁出了金光寺。

若厉鬼果然进阶成功,此刻怕是已经回到鸡鸣村。

“高大哥,你可识得去鸡鸣村的路径?”

高云朗见鹿鸣一改往日谈笑风生的模样,面色极为凝重,意识到情况属于是十万火急,回道:“识得。”

鹿鸣将轻身丹全数给了宁玉,无法偕同高云朗御剑乘风,只得让他口头描述一遍路线。

高云朗说得很详尽,甚至连途经石山上生长的植物都讲了出来。

鹿鸣关心的点不在于此,问道:“此间可有道观?”

“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智和接话道,“不过金光寺往北五里地有座不高的石山,上边有一家道观。”

鹿鸣行出鸡鸣村村民生活的别院,解开包着青玉剑的包裹,御剑乘风,飞出了位于半山腰的金光寺。

御剑飞行的速度堪比开飞机,嗖的一声,已经接近五里外的道观。

悬停在黑漆木门之前,轻扣门扉,等待道童开门。

不一会,一位眉心点缀红点的道童打开门,探出头来问道:“先生,您找谁?”

“贫道乃是白鹤宗鹿鸣,途经此地,特借乾坤镜一面。”

“好的,您稍等。我去禀报师傅。”

“最好快一点,我有急事。”

道童听见鹿鸣说有急事,忘记关门,小跑进玄室,通知年迈的观主。

观主年老体衰,拄着一根竹木杖,在小道童的搀扶之下,行出了光线昏暗的玄室。

他见鹿鸣依然站在门外,颤悠悠说道:“道长请进观。”

鹿鸣得到许可,推开木门,大踏步走到观主面前,说道:“道友,不知你这里可有乾坤镜?”

他眼见道观香火凋零,房屋破败,没抱太大希望。

“若是你想借旁的事物,贫道还真拿不出来。唯独道门法宝,桃符木剑之类,还余下些存货。”

“乾坤镜呢?”

“有一面传承数百年的古旧乾坤镜,不知是否破损。”

鹿鸣不想多耽,焦急道:“劳烦道友速速请来,贫道江湖救急。”

“小童,你去帮道长取来乾坤镜、桃符和木剑。”

小童答应一声,脚步轻快地跑出院子,进入后院的储藏间,翻找鹿鸣所需之物。

鹿鸣和老观主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谈起道观为何如此凋敝之事,引得老观主一阵叹息。

“虽然太子殿下并非重佛轻道之人,但毕竟出资翻修了金光寺。善男信女慕名而去,受到智和老和尚蛊惑,算是变相地断了贫道这所道观的香火。”

“看来老观主能收下小童,实属不易。”

“这事着实费了一番唇舌。贫道答应小童父母倾囊相授,并且要将道观传承给他,才算收了个亲传弟子。”

相比于金光寺的热闹,道观反而更像清净地。

鹿鸣爽朗笑道:“此处既不敬道。何不弃道观之形,云游授道解惑,岂不妙哉?”

“哟,道友真是给我出了个好主意。”老观主笑道,“只是您看我这腿脚,还能云游四方吗?”

“求道之心,不嫌路远。待贫道了却鸡鸣村的麻烦,抽空帮你治腿。”

老观主闻听鹿鸣要插手鸡鸣村厉鬼之事,脸色大变,拉住他的衣袖,低声说道:“道友,听贫道一句劝。鸡鸣村的厉鬼邪得厉害,最好还是不要涉足,让金光寺那帮出家人去忙吧。”

“性命攸关,贫道不可置身事外。”

老观主忽想起一事,恍然道:“贫道忘记你是白鹤宗弟子了。”

白鹤宗剑玉双全的信条,被身为玉剑使的弟子们带到了天涯海角。

经过数万年沉淀,玲珑大陆之人,皆认为白鹤宗代表着修仙界的侠义豪情。

老观主身为道门中人,自然知晓此事。

“你还年轻,谨慎行事。”老观主只得说出老生常谈的叮嘱。

恰好此时小道童捧着一面古旧铜镜和一柄桃木剑归来,两人适时止住了话头。

“道长,这是您要借的法宝。”小道童径直走到鹿鸣面前,双手呈献。

“贫道无需桃木剑。”

鹿鸣接过小道童递来的乾坤镜,发现其中蕴含着充沛的太极能量,与古旧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

俗语云事出反差必有妖。

鹿鸣仔细观瞧手持之铜镜,只见镜柄上有磨损到几乎不可辨认的字迹,凝神视之,发觉是“急急如律令”五个篆体小字。

“道友,别看这面乾坤镜不起眼,价值可是顶得上一座金光寺。”老观主低声说道,“相传此镜乃是太清道德天尊遗留在人间之物,机缘巧合之下被数百年前的观主所得,当成镇观之宝传承至今。”

常言道一气化三清。

三清分别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又有一个称谓,便是太上老君。

鹿鸣不可能仅凭镜柄上的“急急如律今”,轻信此物属于太上老君,笑道:“道友放心。贫道必然不会损坏乾坤镜,事成之后原样奉还。”

老观主摆手道:“乾坤镜再如何宝贵,终究不过是一件死物。道友刚踏上修仙之途,万不可太过托大,自毁了前程。”

“多谢老观主提点。”鹿鸣手持乾坤镜,拱手致谢。

“去吧!”

鹿鸣御剑飞出了残破的道观。

小道童仰头问道:“师傅,您为何把镇观之宝借给了那个道人?”

“你看见他的那柄剑了吗?”

“看见了,好像是用青水铸成的一般。”

“那是谢远亲自锻造的青玉剑,”老观主悠然说道,“剑的主人名叫鹿鸣。你记好了,以后这个名头会异常响亮。”

小道童将鹿鸣的名字记在心头,想看他究竟有多大能耐。

难道还能把天捅出个窟窿?

鹿鸣人生中首次听说鸡鸣村不过是近日之事,从未到过这个只闻其名的村庄。

尽管高云朗讲得相当详细,可还是中途迷了路。

所幸遇到一位砍柴的樵夫,停剑探问,方知鸡鸣村的位置。

尚未飞到村口,但见村外密林中有凶煞之气。

鹿鸣仍未完全炼化围场中得到的大量真气,修为没有稳固,因此并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只不过再如何突飞猛进,也不可能直抵炼气期大圆满。

作为炼气期小辈,最重要的保命法则是苟。

他隔着老远便跳下宝剑,手提青锋,逐渐接近密林中散发出冲天怨气的地方。

鹿鸣释放出灵识,感知到类似人形的物体。

“难道是妖魔作祟?”他心中打起了鼓,想要退堂。

猛然间,宁玉仗剑横眉的飒爽英姿出现在鹿鸣脑海。

“玉儿要是在这里,她会怎么说呢?”鹿鸣不禁在心中暗想。

她定会笑我是个胆小鬼!

胆怯和恐惧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豪气干云。

“老子有青玉剑和乾坤镜,还会怕你个直娘鬼不成?”

鹿鸣大踏步往前行,尽管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待散发怨气之物进入视野,仍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早已殒命多时的幼童身穿红衣,被倒悬在老槐树的横生枝节之上。穿戴配件皆暗合五行八卦之理,魂魄显然已被厉鬼取走。

恰在此时,鹿鸣腰间的乾坤镜出现了剧烈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