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贵人
长乐刚开始的初二生活过的特别安逸舒服,她每星期五下午两点回去干饭,往往到了星期五那天的中午,长乐就不吃饭,留着肚子回家干饭,那天姥姥会给她准备她爱吃的饭菜。
冬天的周五,姥姥就把饭放在热水壶上面,那个时候还是烧煤炭的,一天到晚都要烧热水,热水壶里的气温可以达到一个保温的效果,长乐每每回来就好姥姥做的鸡爪子,姥姥也不是经常满足她,因为姥姥也穷,姥姥不会种菜,以前是姥爷种菜,家里只要买点肉什么的就行。
自从姥爷过后,姥姥家只能买菜买肉了,也靠姥姥自己做饭了,也挺不容易的,姥姥之前是不怎么做饭的,她是最小的一个,上面有好几个姐姐哥哥抢着做事,所以轮不到姥姥做饭什么的,姥姥就很轻松。
到长乐初二时,姥姥做的菜已经很好吃了,她最拿手的就是爪子和腐竹炒肉,恰恰也是长乐的最爱。
青春期的长乐一点也不叛逆,她渐渐地长大了,知道自己是属于单亲家庭,但是她不再在乎别人说她是没妈的孩子了,那也不再是她的禁区。
姥姥给了她身为母亲的爱,长乐能在姥姥那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爱,足够她把其他不好的东西遗忘,姥姥的爱填满了长乐的心。
可是姥姥老了,姥姥都八十岁了,她的手脚不如之前那么快了,姥姥开始忘东忘西,天天拉肚子。
没过多久,大姨把姥姥接去了县城里面看病,小长乐还要上学,没办法和姥姥去县城,长乐后面才知道的。
长乐周五回家没有人坐在家门口等她回家了,房门紧闭,长乐紧紧盯着房门,失神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了,直到周围的邻居反复叫她,她才回过神来,邻居告诉她,姥姥去县城治病了,钥匙在一个亲戚那里,让长乐自己去拿。
长乐跑走之后,邻居还嘀嘀咕咕的说长乐这孩子怎么了,叫了这么久也没回过神来。
长乐背着个小书包跑到了亲戚那里拿了钥匙,亲戚挽留了长乐吃饭,她婉拒了,在这之前长乐对她家不熟。
长乐饿急了,看了看灶台,灶台都是冷的,在这之前长乐都没生过火,也不会做饭。
长乐脑子里想着平时姥姥怎么生的火,怎么放的煤炭,长乐跑到房间抽了一大把卫生纸,又拿了打火机,回到厨房,用打火机点燃了卫生纸,快速的扔进了灶台里面,又捧了一捧柴放进去,看到火燃起来了,长乐赶忙把煤炭放上去,看着烈火燃烧。
火升起来之后就把锅放上去了,还好不是大锅,在长乐的力气范围之内,她往锅里倒了一大碗水,看着水沸腾,再把面条放了进去,长乐在碗里放了油,辣椒,盐和味精什么的。
水沸腾没多久后,长乐就把面捞起来放到了那个放了油的碗里,搅拌了几下,然后就吃起来了,她觉得好吃极了,三下五除二就干完了一碗面条。
吃完之后,长乐赶紧把家里的座机线插好,打电话给大姨问姥姥的情况,陪姥姥说话聊天,让姥姥不要担心她。
电话过后,天也黑了下来,长乐怕黑,很怕,很怕,超级超级怕,长乐把整个房子的灯都打开,还有家里的电视机也不放过,不然长乐不敢一个人呆在一个大大的房子里面,就这样长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周末的晚上。
慢慢的长乐不再惧怕黑夜,她更怕的是姥姥离开她,怕姥姥和姥爷团聚,她不想姥姥跟姥爷团聚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姥姥生了什么病,家里没一个人告诉她也许是怕她失控吧,毕竟是她和姥姥相依为命。
只是有一个周末她回来之后,舅妈们让长乐收拾自己的行李,舅妈们把长乐和行李打包送到了她自己家。
可是长乐父亲并没有回家,她们说是怕长乐一个人在姥姥家不安全,让她回自己家,可是这样长乐也是一个人住着一个空荡荡的房子啊,并没有丝毫改变。
长乐拥有了一个自己的老人机,可以每周和她爸打电话,彻底没有了姥姥那边的消息,没有大姨的电话,姥姥家的座机里才有,长乐又开始心情不好了,长乐习惯了吃面条,因为她除了面条,其他的不会做了。
到了过年的时候,长乐父亲回来了,长乐询问姥姥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