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仙道:从拜师吕洞宾开始
姜元初微微皱眉。
万事万物绝没有无故一说。
达时务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如以象法为主的算卦,例如梅花易数,起卦之时若是发觉有什么意外的事情,便可将此事作为外应,外应便是解卦时能够用到的提示。
而灾祸即将发生时,人们身边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上天在提示我们。
但天本无意,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只是时间,空间乃至因果业力相互作用下的一种耦合。
只是有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在意,也不知道其背后原因,看到了也只以为其是寻常之事,等到事后才会猛然回想起来,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而修行之人,明了因果,修炼到了他这种地步更是几乎能够完全掌握自己这个后天的形体。
更不会无故心血来潮。
姜元初感受着自己心绪的波动,能清楚感知到是在华山方向。
世人都知决定一件事情的结果的因素有三,分别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神助,不然也不会有如有神助这个成语了。
但这个神不一定是鬼神,指的是暗中不可见的,常人不可思议的,不能理解的力量。
前三者为实,后者为虚,几者互相作用,才导致最后的结果。
例如同样是作画,人呆在狭小阴暗的房子与呆在尽是草木与新鲜空气的大自然中,那种感觉肯定是不同的,历代那些寄情山水的画家诗人都是时不时要外出采风,有感而发,方能留下那些千古传唱的绝句名画。
他如今能感知到天时,这一段时间都不错,这整整一天都会是大晴天,最多有点小风,而地势不会改变,那就只有人和与暗中不可见的鬼神有变了。
他倒是没什么事情,但他答应两人同行,至少不能给这两人带来不是。
而主动将天眼通用来窥探自己的未来,使用者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倒也没那必要。
姜元初于是临时起了一卦,得地山谦之六四爻。
无不利,撝谦。
只要自己保持谦虚,不自傲,便是大吉之兆。
顿时也不在意了。
王、魏两人很快就吃完了饭,又歇息了半个时辰,趁这个时间拉伸了一下周身经脉,活动了一些气血,顿时整个人感觉更精神了。
两人来到正在闭目养神的姜元初身边:“道长,咱们出发吧。”
姜元初缓缓睁开眼睛,起身,点头。
几人抬头望去,只见其形如裂隙,四壁直立,凿石为梯,游人经此,如同穿行井中。
不由发出感叹:“这就是千尺潼吗?”
一旁还有一块青石,上面有三个篆刻大字“回心石”。
两侧刻有“英雄进步”和“当思父母”的篆文。
据说许多人会在见了千尺潼和百尺峡的陡峭畏险回转。
魏阳这时候笑道:“王兄,你上不上去?”
王崇本来还有丝畏惧之意,但被魏阳一激,顿时气血上涌,梗着脖子看着他:“我肯定上去啊,我看有谁不敢?!”
几人颤颤巍巍过了千尺潼和百尺峡,再到老君犁沟之时,抬头望去,足足有五百七十阶,一眼望不到尽头。
能看到一侧山壁上写着“春华秋实”四个楷体大字。
老君犁沟,相传太上过此处之时,见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在西侧的崖上仍有石沟赫然若犁槽。
自古便有一句话“犁险于幢,幢险而犁突。”
这条老君犁沟之艰险尤胜千尺潼!
王崇见魏阳又要激他,一咬牙反激回去:“魏兄可是怕了?这次我打头阵!”
魏阳愣了一下,笑赞道:“王兄果然好气魄,我不与你争,便先请吧。”
不过姜元初此时的姿态就要比王崇魏阳二人好多了,他几乎不需要怎么使力,气都没喘一口,感觉和走在平地上也差不了多少。
他一直在二人后面,能起个兜底之用。
“嘶,好高!”头发被风吹得翻飞的王崇有些累了,下意识往下边看了一眼,顿时被吓得心神震颤。
魏阳此时没有开玩笑,他认真提醒道:“王兄,千万别往下面看呐,都到这里来了,只能上,不能下,爬上去再往前不远就有落脚处了!”
“谁……谁怕了……”王崇吞咽下一口唾液,声音有些打颤,走在这上面真是如履薄刃,如今真正算是心与古人同了。
甚至隐隐生了一股退缩之意。
“王兄,莫做韩退之!”魏阳到了如此高处一点不觉害怕恐惧,反倒十分兴奋,浑身气血都激荡起来了,甚至开口为王崇打气。
就在这时,王崇忽地发觉自己体内出现了一股清流,仿佛是天赐之物,从手到脚,从头到尾,原本有些无力的手脚顿时放松了下来。
“这……”
他忽地往后看了一眼云淡风轻的姜元初,眼珠子咕溜转了一圈。
但现在是登山之际,容不得他再去想其他东西,还是先紧着自己的小命,爬上去再说其他东西。
两人一前一后爬了上去,躺在地上,仿佛被抽空了浑身力气,姜元初直接一个跺脚,纵身一跃数十阶,直接来到了两人身旁,顺便拍了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尘
几人便到北峰山顶,路也开阔了许多,不远处还出现了一座道观。
姜元初感受着这北峰山顶的风采。
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峨独秀,有若云台。
难怪叫云台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姜道长,我们真的上来了!”
姜元初朝两人点了点头。
如今正午过去不久,太阳还在几人头顶上,两人兴奋了一会儿发觉口干舌燥,瞥见前方有座道观,便准备进去讨口水喝。
先前在山脚下的玉泉观的道人说过,这北峰上的道观名叫无量观,又叫真武殿,也是陈抟老祖一脉,供奉的乃是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其下北极四圣之一的真武大帝。
石路上有一位一位须发皆白,正在打坐的老道人。
待几人靠近,老道人似乎是听到了迫近的脚步声,缓缓抬头睁开了眼睛,露出了一对苍眸,笑道:
“姜道友,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