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彼时未时
第二天早上魏妈妈叫魏莱吃早饭,喊了几遍,魏莱都没有动静。
魏妈妈觉得事情不好,赶紧叫了魏爸爸去拿钥匙打开了房门。
魏爸和魏妈看见魏莱在床上躺着,魏妈摸了摸魏莱的脑袋,发现特别热,她赶紧叫魏爸爸送魏莱去医院。
到了医院,大夫给魏莱检查了一下,说魏莱是伤心过度,再加上急火攻心,引起的高热不退,需要住院观察。
魏莱的外公外婆听说了外孙女进医院了,老两口紧忙赶来医院看魏莱。
看到病床上外孙女可怜的模样,老两口是又心疼又痛心。
外婆走到魏妈妈面前,指着魏妈妈说道“莱莱也是你亲生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她,你这个当娘的心太狠了”
魏妈妈被外婆这么一说,也哭了起来“我也是为了莱莱好啊,高三正是关键的时刻,不能分一点心,我也不知道会发生后来的事,我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让她去的”
魏妈妈委屈的哭泣,魏爸爸抱住魏妈妈安慰着她。
魏莱外公看见自己老婆是心疼外孙女,自己女儿也是为莱莱好,都是心疼孩子,就是方式出了问题。
外公出面调节道“都是为了莱莱好,现在最重要的照顾莱莱,不是你们娘俩在这吵架”
这时魏莱二姨全家也来到医院了,林萧看着病床上的魏莱,无比心疼,要不是自己嘴大,也不会这样,恨的自己直打自己嘴巴。
林萧走到魏莱身边低声的跟魏莱承认错误,她以为魏莱睡着了。
其实魏莱在外婆和妈妈吵架时候就醒了,只是不愿意看见他们。
听见林萧说的话,知道了妈妈是这样知道她的事,魏莱就更不想看见林萧。
在医院住了三天,魏莱的高热终于退了。
齐麟也火化了,魏莱知道齐麟火化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心痛到不能呼吸,满满的负罪感。
魏莱出院以后变得很少说话也不笑,魏妈妈看见她的状况很是担心。
魏莱外公外婆也知道了她的情况,老两口商量决定把魏莱接到自家去生活。
魏莱见到外公外婆还是会开心一点,外公外婆也希望给她换一个环境,可以换换心情。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高考开始了,家里两个孩子高考,气氛很紧张,都严阵以待。
高考结束,看着魏莱和林萧走出考场,全家赶紧迎了上去,问两个孩子考的如何,魏莱轻飘飘的一句正常发挥。
林萧则是叽哩哇啦说个没完,魏莱的一句正常发挥,大家就知道考C大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魏爸爸是让魏莱报C大的法律专业,和自己一个专业,外公和魏莱妈妈都支持。
魏莱确是不喜欢的,但是全家高票通过,她也没法,谁让她从小就是逆来顺受。
在她生活中早已经变成了习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种令魏莱厌恶到痛恨的习惯。
高考结束以后魏莱去看了齐麟,她在齐麟的墓前说了一下午的话,回忆他们的小时候,也跟齐麟道歉,如果她早点去星海广场,如果她可以勇敢点,不做一个听话的小绵羊,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她告诉齐麟,她会听齐麟的话,以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顺从自己的心活着。
魏莱在外公家过了一个假期。
马上就要开学了,魏莱很期待大学生活,回到家小住几天,也是收拾大学生活的用品。
魏妈妈很多次都想和魏莱谈谈齐麟的事,她却选择避而不谈,魏莱认为过去的让它过去,不想再提起,也不敢再提起,一想起就会满心愧疚,就让它留在你心底吧。
转眼到了新生报道的那天,魏莱不想让任何人送她到学校。
学校就在本市,不用大动干戈的送她。
魏莱约了姗姗一起去学校,对于魏莱来说,最大的惊喜就是姗姗。
姗姗的成绩也很不错,她舍不得魏莱和家,就选择在本市读大学,也报考了C大,也选择读法律系,两个人又能在一起上课了。
魏莱和姗姗约定在校门口见面,她提前到了校门口,看见姗姗拖着好几个大箱子。
魏莱顿时觉得姗姗不像是上学,倒像是逃难“你也太多箱子了吧?”
倒是魏莱轻装上阵,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
“魏莱,你是来旅行的吧,我们得生活四年呢”
“家不就是本市的吗,缺什么再回去拿呗“魏莱帮姗姗拿着箱子,两个人往宿舍搬。
两个人费力的搬到宿舍,直到放好箱子,魏莱才有机会好好看看宿舍。
宿舍是四个人的房间,上铺住人,下面是电脑桌和衣柜。
魏莱看着宿舍再看看窗外,心里不免感叹这就是自己向往的大学生活,现在终于独立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魏莱的内心是有些激动的,她的思绪被宿舍里传来的声音打断,原来是宿舍里另外的两个室友回来了。
一个是杨晓月,长得很可爱的女孩,她看着是特别安静的女孩,像是邻家妹妹的感觉。
另一个钱薇薇,从面相上看很独立的女孩,从她的衣着上看很酷的女孩,皮夹克里面运动背心,下面牛仔短裤,脚上一双某钉靴,后背背着一把吉他。
钱薇薇和杨晓月在一起完全是一副恶魔与天使的画面。
也不知道魏莱蹦出的是什么奇怪的想法。
姗姗热情和她们打着招呼,她拉过魏莱“这是魏莱,我们是一个高中的,也是很好的朋友”
“你们好,我是魏莱”魏莱对于陌生的环境和人是有些羞涩的。
倒是姗姗是个自来熟,没一会就和大家相处开了。
一转眼到了饭点,钱薇薇提议去食堂吃饭。
魏莱和姗姗也饿了,四个女孩一起去食堂吃饭。
这四个女孩在一起,瞬间就成了行走的风景线,魏莱和钱薇薇是属于漂亮类型的女孩,姗姗是属于甜美类型的,而杨晓月略微逊色一点,属于邻家妹妹的可爱风格,四个女孩引来很多男孩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