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订制
四月初六,辰时三刻。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城里的空气有些湿润。
梁家与付家隔得并不遥远,也就三四道街巷的距离。
梁洛走在去往六叔家的路上,鞋底上粘着些混杂草叶与灰尘的软泥,走起路来软绵绵的,稍有不慎就会滑倒。
叩了叩梨木门上的铜环,稍等了片刻。
“吱忸”一声,一位弯着腰的老仆拉开了大门。
梁洛还未开口,这位老人便说,“梁公子,老爷吩咐过,要我这些日子留点心,说是你会来拜访。请进!这会儿,老爷正在堂前活动手脚。”
“牛爷爷,那我就去找六叔了。”,梁洛也不耽搁抬脚跨过四寸的门槛,直往正堂而去。
正堂里,六叔正在扎着马步,一掌推前,一掌蜷缩在背后,双眼紧闭,看上去颇有些模样。
梁洛也不打扰,踮起脚轻声小步的靠在一旁的立柱旁,静静的观赏着六叔的动作。
看的久了,梁洛便拿着六叔这一套动作跟自己的军体拳来做比较。
前者绵长有余,刚猛不足,与军体拳完全不是一个路数,而且也不像四两拨千斤的太极那样绵里带钢。
梁洛越瞧,越觉得古怪,总感觉六叔的这一套动作中在压制着什么。
六叔左掌掌心向前,然后手腕一寸寸的向下摆动,等到齐腰的时候,猛的向左一拍。
梁洛揉了揉眼睛,刚才好像真的看见了一些波纹状的扰动。
不过,他还是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以后若是关系确定,六叔总会告诉自己的。
六叔缓缓收了动作,身躯一阵晃动,似有些体力不支,梁洛快步上前搀扶。
“老喽,老喽!”,六叔早已察觉梁洛的到来,把手搭在他的臂膀,撑着气力坐在了椅子上,“洛儿与你父可是商量好了?”
梁洛点了点头,玩笑道,“便是为了您这馋人的万卷藏书,小子能不来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六叔笑道,“既有求学之心,那就理当如此。”
这时,六叔的老仆拖着沉重的脚步,端来一杯清香四溢的淡茶走进了正堂。
“来,给为师奉茶。”,付生元收起了身上闲散的气息,双目囧囧有神,气势迎面铺开。
梁洛面容一肃,恭恭敬敬的接过牛爷爷手上的淡茶,奉给六叔,“老师,请喝茶。”
付生元接下了淡茶,尝了一口就搁在茶桌上,继续说道,“我们儒家子弟不求来生,不诉诸财势,只求生民安乐,万世太平。”
梁洛听了这话,心中颇不以为然,但是面上并不反驳。
似是看出了梁洛的心思,付生元又道,“认不认同在你,传不传道在我。若是每位师父都让学生逐财追势,那又是何种情景?”
梁洛回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强者愈强,弱者永无翻身之地。”
“太片面,人道逐生身发展,天道偏爱堆砌历史。你呀,以后且看吧。”,付生元摇了摇头,脸上挂了些笑意,也算是对梁洛回答的肯定。
问答结束,梁洛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刚才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大考。
从入门的等待到问答,或许这才是六叔给予梁洛的最终试炼。
如若不是的话,为何牛爷爷会刚好在六叔结束的时候才来奉茶。
耐心与独立思考,这或许就是老师今天给自己的第一课吧。
“老师,刚可是最后一考?”,梁洛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声。
“你呀,终于还是有些少年意气的。”,付生元拍了拍梁洛的肩膀说道,“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前种因,后得果。我要收的徒弟是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塑造的你,而不是因为某一刻超出常理的你。”
梁洛仔细琢磨了一下,小声嘟囔道,“就知道读书人的心眼多。”
付生元听罢哈哈大笑,一旁的老仆的眼睛里也止不住了笑意。
接着,付生元便带着梁洛一边游览起自家的藏书楼,一边聊着些梁洛感兴趣的话题。
藏书楼一共两层,坐落在付家庭院的北角。
每一层都是三个房间,两层总共六间。
第一层是三间是按照时间分别放置书籍。
甲号房里都是些古书,大部分是竹简成书,原本缺页虫蛀的不少,不过书旁都一一摆放着手抄本。
付生元拿起一本《草本杂物考》,笑着对梁洛说道,“说起来我儿与你家还颇有渊源,当初你父四处搜求医书的时候,为师尚在外为官,我儿付景还借出了这本古书予你父。”
梁洛有些歉然的回道,“小子幼时思虑过多,实是愧对父母,让他们操劳至此。”
付生元点点头,继续领着梁洛游览藏书楼。
乙号房大多是皮毛粗麻之类材质的书卷。
付生元介绍道,“这里是中古百家争鸣遗产的百万分之一,你当多读。”
丙号房则大多是锦帛石刻之类。
梁洛问道,“这些可是近古?”
付生元点点头,有些惋惜的说道,“远中近的多少历史,人物,风貌都随时间默默消散,我这藏书楼也仅仅是沧海一粟。”
说罢付生元抬脚带着梁洛上二层,一一领略了二楼丁午己三房的藏书。
这三房已经是纸质藏书,虽然纸的材质有粗有细,但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已经大大加速。
单单从数量上就能对比的出来,一楼的藏书粗略算来才不到百十本,而二楼的藏书已经过了三千这个数。
当然付家的藏书无实际过万,这个传说也无伤大雅,平常人家收藏上百十本都算的上书香名邸了,更何况这里。
“洛儿,为师且为你布置上一个任务。”,付生元指着三本丁号房第一排书架上的三本说道,“下午之内读完三本书,且与为师讲一讲咱们燕国的生存之道。”
梁洛从书架上抽出三本书,定睛一看。
《淮水物考》,《韩史》,《二水三山游记》
“燕国被北方夏国,西方魏国,南方宋国,东方齐国,四国包围在正中央。地势西高东低,国内燕山,合山,房山三座山脉时合时分。淮水,洛水河道密碎自北向东南偏转。生民不易,你且读过这三本书,大略的有个概念,然后想一想燕国是如何在前朝韩国的躯体上开疆拓土,生存下来的。”
梁洛苦笑,他拜师进学的目的只是想认知世界,而不是被老师布置作业写作业的。
“徒儿明白。”,梁洛硬着头皮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