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订制

宁平十年四月初五清晨

梁洛正在前院的空地上伸展着四肢,几套标准的军体拳动作打下来之后,汗水浸湿了衣衫,粘在皮肤上,颇为不适。

火儿用柳枝刷过牙齿,也有模有样的站在一旁,学着大哥的样子耍着把式。

“呼!”“哈!”“喝!”,火儿摇摇晃晃的不成样子,嘴里还怪叫着发出声音。

木木这会儿也跑了过来,黑白分明的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漏出脸上两个小小的梨涡,盯着他们两个的动作,就有了主意。

正待木木将要有所搞怪的动作时,春红领着一位老汉走进家门。

老汉姓姚,是阳台县城外的乡民,几乎每日早晨都会挨家挨户的上门收取沤肥的出恭之物。

“姚大爷,您来了。”,梁洛换上笑脸,收了军体拳的架势。

姚大爷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这十字街上就属梁家人最为和善,每日来收这些腌臜之物虽臭,也不见人家摆着个臭脸。

“来了哩,又在家炼体?老汉可听乡里的老人说过,学文三年吃不穷,练武一年喝北风。”,姚大爷好心的提醒道。

若是遇着了旁人,姚大爷可不是什么多嘴之人。

梁洛连忙摆手道,“姚大爷莫担心,我只是活动筋骨,不打算练武,以后还是要读书进学的。”

姚大爷点了点头,上前想捏一捏正在手舞足蹈的胖娃娃火儿,踌躇了一下就放下了手。

梁洛拍了拍火儿的脑袋,对火儿说道,“火儿,快喊姚爷爷好。”

火儿乖乖的喊了一嗓子,姚大爷便心满意足的干活去了。

姚大爷离开之后,木木上前拽着梁洛的衣袖悄悄的说道,“大哥,姚爷爷臭臭的。”

梁洛蹲下身子,面对面盯着木木的眼睛说道,“梁柔,你要记住。人为了生计,除了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之外,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不应该被瞧不起。而且,鲜花都是在腐烂的土壤中才会开的更加繁茂。臭的是气味,不是人。”

“我儿说的好。”,梁宪大声叫好。

粱刘氏这会儿刚整理完梁宪身上的衣装,两人正巧从内宅出来就瞧见这一幕。

木木被大哥说的有些难堪,把脸一扭转身跑向母亲。

“木木,你还小。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还不懂。可是你有一个懂事的大哥,以后爹娘不在了,长兄为父,他就是你的依靠,要多多听你大哥的话。”,粱刘氏伸手抹掉木木的泪珠,有感而发。

母女两人说了一会儿悄悄话,木木就扭扭捏捏的凑到梁洛身边,说道,“大哥,我以后都听你的。”

梁洛一抬手把木木抱在怀中,“不哭,在哭就成花脸了。”

又哄了一会儿,木木开口问道,“大哥,柏梓哥说初七要上阳山玩,能带上我么?”

火儿一听也急了,问道,“大哥,大哥,我要跟柏梓哥玩。”

庄柏梓在两小只眼中一直是个大玩家,打鸟捉虫就没有他不会的。

梁宪插了句嘴,“庄庆也跟我提过,我们俩一合计索性两家一起上阳山的暮明观游玩一日,正好大集忙完,大家都累的不轻。”

梁洛看母亲也点了点头,也就没话可说。

两小只一听,就咋呼了起来,在前院里疯跑着庆祝。

梁宪上前摸了摸两小只的脑袋,就出门坐堂当掌柜去了。

梁母则带着绿洢去菜市上采买蔬菜粮食盐巴,只剩下梁洛和春红在家照看着两小只。

火儿今年三岁半,木木今年七岁出头,两个小人跑了一会累的摊在梁洛身边,一点都不想在动弹。

春红端来两罐蜜糖水,两个孩子一股脑喝完,就被梁洛和春红带回后院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服。

梁洛左手卷起一本纸书,右手拿着根一米长短的柳枝,挨个点了点端正坐好的三人,开始讲起了今天的课程。

书名《劝学》。

这书就相当于前世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属于流传最广的幼儿通识教材。

里面大多都是一些有关于儿童的小故事。

早先在私塾里梁洛已经学过,成年的理解能力用来学这些,确实没有什么难度。

正好火儿还没到进学的年纪,就索性在家讲学。

当然,这个世界依旧是对女性地位有着不小的压迫。女人无才便是德,女性读书无用之类言论看法,仍然主宰着世人的观念。

但是有见识的家庭,包括哪些王公贵族,富商大豪,只要有条件的基本都会送自己的女儿进学堂私塾,但也仅限初级教育。再高深一些的学问,即便是对中下阶层也颇多封锁,更不用说是女子。

这也是梁洛和梁宪如此看中藏书的原因,即便是为此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也在所不惜。

重生十五年来,梁洛虽未出过阳台县,但也从周围以及亲朋的口中认识到了知识的昂贵。

阳台县这个偏远的地方,一座城整整三四万人居然只有一座书坊,书本的价格还非常不友好。

“竹马踏青初时雨,叶茂春生风先来。”(胡编乱造感觉还不错)

梁洛读了一句,火儿,木木,和春红读一句。

这首长诗讲述了一群小孩儿在春初时节结伴游玩的趣事,很是简单易懂。

梁洛又用白话,给三人描述了一番。

待三人都能熟读之后,才用柳枝在土地上划拉着笔画字形,一笔笔的教给他们。

“大哥,我能把今天的句子学给绿洢吗?她今天跟着娘子出门去了。”,春红问道。

梁洛点点头,“不用每次都要问一遍。早就告诉过你和绿洢,若是一人有事的时候,可以互相教授。”

“谢谢大哥。”,春红脸上红扑扑的,而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这样问。

没过一会儿,母亲和绿洢就带着两大篮子东西回来了。一篮子时蔬盐巴,一篮子肥肠。

随后,母亲又把春红叫走,开始浆洗衣衫,缝制新衣服。同时把绿洢留了下来,让她接着听讲。

绿洢谢过梁母,和春红说了几句就安安静静的坐了下来,继续听梁洛讲课。

反倒是火儿,木木因为年龄幼小,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常不知道心思跑哪里去了。

一上午匆匆而过,一家人用过午餐,小睡片刻之后,梁洛又开始了下午的课程。

下午则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反而是火儿和木木因为年龄小,接受的程度比较高。

当然,春红和绿洢还是交替着来听课,有活的时候就换另一人听课。

临近傍晚,一天的授课结束。

粱洛看着有些惫懒的火儿和木木歪歪斜斜的靠在椅子上,显然已经是听不进去了。

而春红和绿洢两人,虽然有些听不懂,但是求学的态度却异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