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问侠
平云国,某处林间的山谷中。
这里曾经是有过一个门派的。
至于说,这个“曾经”是指多久之前?
——就熊熊燃起的大火和遍地的尸体来看,应该是不足一个时辰前。
地上的尸体,身上穿着的都是黑红相间的衣服。而四周正在燃烧的旗子和建筑,形状也透露出浓浓的诡异味道。
不过再诡异,也都是过去式了。无论是善是恶,火焰都会将其洗刷干净。
而在大火的中央,竟然站着一个小姑娘。
她身材娇小,身上穿着破旧的黑衣,秀眉纤长、面如芙蓉,如果只看身材和样貌的话,就是个粉雕玉琢的豆蔻女子。
但是,她有着一头雪白的头发。
这一头白发,比她满身的血迹更加显眼。
火焰早已将她包围起来,但都停在了她的一丈外。
此刻,她握着品红色匕首的左手缓缓垂下。
她右手举起,手中拿着一个翡翠镯子。
白发姑娘仰起头看着镯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染血的白皙脸蛋上满是好奇:“就为了它,这些邪派的人便灭了公孙家满门?”
看了一会儿,她把翡翠镯子戴到自己洁白的手腕上。
“好丑……”她一脸的嫌弃,“我才不要。”
说完,她随手扔掉了镯子。
不知沾染了多少条人命的翡翠镯,就这么摔到了地上,碎成了几块。
而那白发小姑娘,已经向山谷外走去。
原本似是畏惧不前的火焰,在她走后迅速蔓延,吞没了她之前所在的位置。
……
天星国,正午时分。
凌飞到了一座庄园外。
这座庄园修得很是豪华。
气派的朱红大门和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此时就像是在紧紧地盯着凌飞。
凌飞看到这等架势,陷入了思考。
他本来是打算,直接抽出刀杀进去的。
“人家建得这么气派,意思自然是让登门的人客气点、正式点……”他喃喃道,“二话不说杀进去,就显得没礼貌了。”
所以,他没有拔刀。
打开那坛提了一路的酒,他猛地一仰头,一口气便喝下了一半。
“一会儿,可不能把酒给碰洒了。”喝完这一口后,他四处看了看,把剩下的半坛酒放在了石狮子后面。
做完这些,他走到大门前,深吸一口气。
接着,他抬起右脚,踹在了大门上。
“轰”的一声,被踹的那扇门竟然直接飞了出去!
它一直飞出了十几米远,撞在了庄园里面房屋的墙上才停下来,不过还是把墙撞塌了一些。
“在下凌飞,来取令狐信性命!”
声音落下,庄园里很快便出来了一大群人。
其中为首的,是一个魁梧的中年人,他看着飞出去的大门,脸色阴沉。
“莫非是人称‘飞公子’的凌飞?”他问道。
“不错,”凌飞打量着这个人,“你就是令狐信?”
魁梧中年人点头道:“正是在下。不知飞公子为何打上门来?”
凌飞没有多说什么,只吐出了三个字:“上官兴!”
“上官兴?”令狐信皱着眉头道,“他是何人?”
“死在你手上的人。”
令狐信仔细想了一会儿,终于有了一点印象:“那个钢筋铁骨境的跛子?”
“对。”
“你朋友?”令狐信问道。
他很怀疑。
上官兴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下品修士,飞公子无论家世、声望还是修为,都比他高得太多了。
他们怎么会是朋友?
凌飞听到这个问题,竟然认真思考了一下。
“不是。”他思考了一会儿,得出了答案。
“亲人?”
“不是。”
令狐信松了口气,既然不是朋友亲人,那就好说了。
他还以为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不是朋友亲人,就不用拼命;不拼命,那顶多就是摆样子过几招罢了。
至于被毁掉的门……一扇门而已,值不了几个银子。
而且,若是能借此机会与赫赫有名的“飞公子”结交,那真是赚大了。
“既是如此,那飞公子这次是……”他试探地问道。
凌飞有些疑惑,他记得刚才自己说过是来干嘛的。
不过人家这么客气,自己也不能失了礼数。
于是,他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来取你的性命。”
令狐信愣了一下。
不是说了,不是朋友、不是亲人吗?
怎么还要取我性命?
下一刻,他突然明白过来。
不是朋友亲人,不代表没有多少关系。
飞公子出了名的风流,指不准他昨晚碰过的女人里,就有上官兴的妹妹之类的。
“那上官兴……与飞公子到底是何关系?”
令狐信还是要问清楚的,毕竟作为附近小有名气的“侠士”,他要根据关系远近,来确定如何应对。
“他请我喝过一顿酒。”凌飞回答。
令狐信难以置信:“只见过一次、喝过一顿酒,就要来替他报仇?”
凌飞点点头:“对。”
他见令狐信不太相信的样子,补充道:“他是个好人。”
“仅见过一次,何以见得就是好人?”
令狐信觉得凌飞在说笑。
凌飞回忆了一下。
“我遇到他时,他买空了小酒馆的酒。”他想起了当时遇到的情形。
“就因为他爱喝酒,飞公子就知道他是好人了?”令狐信冷笑道。
“不是,”凌飞摇了摇头道,“是因为当时……我也想买空小酒馆的酒,只不过被他抢先了。”
令狐信没有说话。
早听说飞公子行事怪异,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不过凌飞也不在乎令狐信的看法——或者说,谁的看法他都不在乎。
所以,他不想再说下去了,缓缓抽出了刀。
令狐信见他这就要动手,忙道:“飞公子稍安勿躁。在下还是没明白,我二人为何要性命相搏?那上官兴值得飞公子动手?”
凌飞本不想再搭理他,不过转念一想令狐信是要死的人了,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于是,他似是答非所问,说道:
“那时酒馆老板娘病重,急需银两……”
“而他们一家人已经无米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