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天下游

清晨,早起的太阳发出自己的光亮,照亮着整个大地。

学宫中湿气很盛,清晨露珠挂满了枝头。

朱融早早的起来了,开始了他修炼的一天。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复习自己的基本功,这一点朱融很明确。

迎对着朝阳缓缓发功,清早的太阳在江湖中有一个成语叫紫气东来。

朱融此时修炼的紫霞神功,是他成为金牌杀手后,凭借自己在喋血阁中的贡献点兑换的一门高深内功。

紫霞神功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晨这一缕紫气。

就在朱融打坐的时候,王羽也从屋中走了出来。

对着朱融点头问好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晨跑。

放眼望去学宫中还有很多在晨跑的人们,朱融顿时感觉非常有趣。

在喋血阁时,朱融虽然也在修炼,但是周边大部分的人并不会集中在一起学习修炼,所以这种新的体会让朱融觉得感受到了修炼的快乐。

毕竟做一件事,如果有一群人一起做的话,那么做事的动力就会增加。

缓缓将紫气纳入体内后,朱融的剑眸更加明亮,眼中似乎藏着一柄利剑,一触即发。

缓缓收功,朱融结束了一早上的打坐。

看着王羽还未归来,朱融犹豫了下,在院子中练起了剑。

剑起龙蛇,如光似影,飘荡的剑气震落了枝头的露珠。

朱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剑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是他身体的延展物,随心所欲不逾矩。

随着踏入一品,朱融对于剑招的理解更加深刻,一门剑招,注重的是体内内里运行的轨迹,让内力融入剑中,发出威力甚大的招数。

而剑法则是剑招的延伸,剑法注重形,一层层叠加,将不同的剑招融入其中,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招数。

朱融此时练剑,练的不是剑法而是剑招,按照裴风的说法,剑招是杀人的,适合于自己的剑招才是最有用的,传统的剑法虽然多了许多套路,但是失去了自己的风格。

高明的剑客往往有着自己的剑道风格,这也是踏入一品明己的条件之一。

朱融在院中舞剑,他要的就是自己随心所欲。

“哈哈哈哈,朱师弟,休息一会吧,来,吃个早餐!”

王羽已经回来了,手上拿着一笼包子。

“好!”

朱融收起了剑,平复了气息后拿起了包子

“这包子肉真多啊!”朱融咬了一口全是馅的包子感叹道。

王羽嘻嘻一笑:“那确实,咱学宫的伙食还是挺不错的。”

朱融深有体会的点了点头。

吃过早饭后,王羽也带着朱融离开了小院。

“朱师弟,今早上的课程我没记错的话是‘礼’”王羽边走边说道。

“礼?”朱融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跟着王羽身后。

王羽点了点头,说道:“就是礼仪课,我最烦礼仪课了,真是无聊得很。”

朱融笑笑不说话,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还要学礼,在喋血阁,谁有心情学这个?

练武院很大,其中分出了很多的屋子作为教室,朱融跟着王羽走进了一间小庭院中。

庭院里有四处屏风,屏风上绣着字画,庭院内放着数十张案机,一张案机可坐俩人,围绕着中间的授课先生。

授课先生看上去有些年龄了,一头花白的胡须,但是他面色红润,容光焕发,一副不服老的样子。

王羽进入庭院,对着老先生鞠了一躬,朱融也跟着鞠了一躬。

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入座。

朱融和王羽坐在了一起。

案机上,有事先放好的笔墨纸砚,朱融研究了一下,发现都不是百姓用的平常货色,不由得再次感叹学宫的富有。

老先生抬头看了看天,约莫是时间到了,轻轻咳嗽一声,制止了庭院里的小声交谈。

朱融也坐直了身子,准备聆听。

“礼,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大德,人无礼,视为笑话,古之君子之礼,上敬天,下敬地,崇尚礼之世界,古有大德者,其礼必为先,德高而重礼。”

“观今而言,百姓愚昧不知礼,陛下仁慈,普天下之礼,尔等今在学宫,应好生学礼,上报国家,下孝家人,礼之道不可废……”

“天地之礼,不外乎人伦,君臣,师生,百善孝为先,人伦之礼在于孝道,孝是美德,亦是重礼……”

“君臣之礼,敬陛下如天威不可侵犯,陛下之旨圣人之言,天下莫敢不从….”

听到此处,朱融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对于学宫的安排也有了明悟,看着院子中摇头晃脑的学生们,朱融只得加入其中,不敢多言。

“师生之礼,就如你我之间,弟子有惑,师者答之,故师生间多解惑,多答疑,对师敬畏而又不刻意,敬畏之心不如君臣,然可在人伦之上,师…….”

摇头晃脑的朱融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学宫的礼仪课,不就是变相的洗脑嘛?

忠于君,守纪之臣。

轻人伦,重师生,不就是想让在场的众人对朝廷多一些牵挂,对朝廷更听话?

朱融这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王羽说礼仪课无趣。

对于能踏入一品的强者来说,内心早已坚定了自己以后的道路,要是被言语打动了心中的理念,那他也不配入一品!

朱融摇头晃脑,眯着眼睛斜着看向王羽。

此时王羽刚好也在瞟朱融,目光相碰,王羽脸上憋出笑意。

王羽升出手,指了指周边的人。

朱融这才发现,周围的人虽然都在摇头晃脑,一副认真的样子,但是几乎每个人周边都在凝聚天地之力。

好家伙,都在上课修炼!

朱融顿时无语,这和他想象中的画面不同啊,

虽说大部分的人都在暗中修炼,但是院子中还是有人在仔细听讲,时不时用案机上的笔写着自己的心得。

“若说当今世上评选最有君子之风的人,先生我首推五年前战死在九曲湾的朱龙!”

“此人,才是真君子啊,即使先生我专研于礼,亦不如这种将礼刻在骨之里的人!”

“九曲湾表真迹,虽死但尊礼,若不是身在学宫,每议此事,当浮一大白!”

朱融起身深鞠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