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西游:取经提前了五百年!

天还是天。

亘古如此,从未变过。

看似如此,实已有变。

五行山的那监押天将此刻再度匆匆归天,看着四周一应眼熟种种,仍旧觉得十分不对,更刚听闻道人衔心的经历,忍不住寻思心慌种种,见到个元帅,便觉古怪,碰到个天丁,只有暗惊。

大惊小怪的,一路来到灵霄宝殿前方。

这一次,太白金星就在殿中候等,不再有为他解忧的情况发生,他一如既往停顿在殿前,心里又开始后悔。

怎滴我会逞强上天,寻思再看再分辨?

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心里面自怨自艾,想不起刚刚为何那般心勇。

而且细细想来,其他家伙好像都有推诿之举?

正当他暗自寻思,越想越不安时,从殿中走出一员侍驾天师,带有不甚客气,微微轻斥道:“天将,来便来了,怎地还让众仙卿等候?”

“恕罪恕罪!”

这么说着,却忍不住暗松一口气。

只因周遭种种,忽的真如同过往。

许是真乃我之错觉!

他没有多想什么,急忙入殿拜见。

高坐正首的玉皇大天尊,俯瞰垂视弓着身子的天将。

“此番再度归天,又是因为何事?”

“禀陛下,是因凡间那衔心道人。”

此话一出,文武仙卿一惊。

那些上次本来便有意见的天神,此刻忍不住摩拳擦掌,就要出列插嘴说话。

另一列中的太白金星,瞅见同僚的表情眼神,自然又是老好神一个,想着真有错举,自己便要帮忙说话。

他对于陈素的印象是蛮深蛮好的。

“哦?可是先前的那个年轻道人?”

“正是!”

“呵呵,其现今是又有何举?”

面对玉皇大天尊这般颇为和融的态度,文武仙卿体察上意,默默按停自己的进言,太白金星本应该松一口气的,但又未免觉得奇怪,总觉得自己侍奉的这位陛下,相当熟悉那位凡间刚刚起步求法的道人。

“禀陛下,是这样子的……”

天将简单扼要地说了一下情况,指出最关要的话题:“因其师携有怪吩,因其人身忧诡事,故而现今意欲西行,往灵山拜见佛祖,寻那释厄真经!”

文武仙卿闻言纷纷一惊,没想到那道人不止不是犯有错举,而且还有此大源,不惜西方路远道难,也要求取真经,渡释人间厄难!

一下子虽然素未谋面,但已不由生出欣赏之心。

高居首位的玉帝更抬手抚须,点头笑言:“善!果真是个有道全真,既是如此,自当应允,且点一众曹神,护持他行,若最终真得正果,亦许他一个金位玉衔!”

您这态度未免也有些太好?

文武仙卿只有淡淡微妙感,太白金星已在心中犯嘀咕。

于是。

“老庚,你与那道人有过一面之缘,便由你来安排此事。”

太白金星心头一惊,急忙出列,抬眼卑望,惊鸿一瞥里,只看见那双幽深莫测的双眸,顿时心里更忍不住有些忐忑惊悸。

但不管其他种种,至少在取经一事上,天庭迅速达成首肯,直接传报于在下界等候的陈素。

“衔心道人,陛下允了,你且西去!”

“更有那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珈蓝,将远护于你,助你功成!”

陈素稽首见礼回应。

心里暗自有些叹气。

就差那五方揭谛,原著取经团的暗中护卫力量便全了。

而这,估计还是五方揭谛需要在此监押五行山,所以才不能出力随行的。

“还真是动作迅速,麻,这里面不会还有天庭灵山的手笔吧……如果真是这样,其实倒也还行?”

都说西游取经是个阴谋,但甭管阴不阴,谋不谋,最起码对于取经人而言,是有份保底在的!

陈素一向不是什么贪心狷傲的人,故而对此事先是介意种种疑似安排,但现今真大体得到确认,却又觉得挺不错,正如同他本应该在受到“考验”之后,就彻底宅在山里修炼,完全没想下山掺和什么。

知足常乐,意心逍遥。

所以,现在他迅速找准关键。

这一路上,会不会诡异丛生,个个来阻拦他?

如果会,证明西天真有释厄真经,如果不会……

“且行且看,再说不迟。”

“关键在于,系统任务竟没有完成……唉。”

踏步开始西行,犹自说服自己。

可心到底如何,人岂可以不知?

“师父,我想不明白啊……”

来到五行山的另一边,抬头看着西去的毒瘴弥漫之路,陈素陷入片刻的停顿,眼神带着一抹茫然。

直到那神气于法眼中汇聚而来,是各部护神均已就位,开始轮流值班,他这才回过神来,踏步西去。

与此同时。

西天灵山。

雷音宝刹。

瑞霭漫天竺,虹光拥世尊,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

更有诗曰:

去来自在任优游,也无恐怖也无愁。极乐场中俱坦荡,大千之处没春秋。

那佛祖居此雷音宝刹间,这一日心有所动,唤聚诸佛,菩萨,阿罗,揭谛,金刚,比丘增、尼等众。

“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今日心有所动,知凡间似过百多年岁,然天机朦胧,人意鬼祟,竟隐隐约约,不得明视,便知人间更有大祸,远胜顽猴闹天!”

西方僧众闻言大惊,当中有观音菩萨,慈悲宝相,怜悯凡苦,立刻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敢问是何等大祸,又有何等解?”

如来见了,只有摇头:“无解!无解!唯人自己可解!”

观音犹自不甘:“我等正行持悲,却只能旁观疾苦?”

“却是不适插手,可若有求,亦可以助他一助!”

“如此之说,世尊可是已经见知那解厄之人?”

“是极,其已踏步西行,这是他的劫,他的难,也是我等的劫,我等的难,早已注定,还未注定!”

众佛菩萨面面相觑,罗汉僧众难见其明。

释迦如来不再多言,垂眸避视默持默念。

这场召集便这样无疾而终,观音菩萨离开雷音宝刹,回归自己修山途中,依旧眉关紧锁,斟酌思忖。

若有所感,回看宝刹。

瑞霭不瑞,虹光失虹!

一刹而已,犹如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