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聘之女医神
林歆越,突然想起一件遗忘了的事情。空间中的玉米,很久没去看望过了。她马上进入了空间,走到专门栽种玉米的那个山坡,惊讶地发现,玉米已经长高长大,已经结出了一包又一包的果实。再过个两天,就可以收获了。
这段时间太忙了,又牵涉到父亲和景洪帝见面,无形中,她也紧张起来。结果现在水到渠成,一切都自己长好了。可见这种植物是多么的容易种植。当初只是撒了种子,现在一整个山坡都摇曳着又高又壮的玉米杆子。没有浇水,没有施肥,就这么齐齐整整的把玉米长了出来。
她粗略的算了一下,每一颗玉米树平均长3到4根玉米。按照她在空间中的培植环境,玉米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400斤左右。
这第一批玉米,肯定是用来做玉米种子,用灵湖水泡过后,生长能力肯定会强悍很多。如果是去西北之类的北方干旱又寒冷的地方,希望这第一批玉米可以生根发芽。
林歆越对玉米寄予重望,是因为玉米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更高的价值在于它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好,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一个完全可以取代主食的粮食品种。
倘若遇到天灾,玉米完全可以成为灾民的首选粮食。土豆,和红薯虽然也可以,但是营养没有那么丰富,食用方法也没有那么多。无论怎么样,如果这三种高产粮食都能栽种的话,那农民就开心了,今天吃玉米馒头,明天吃红薯粉,后天再吃个炸土豆,这日子多美。
在普通的环境里,玉米的生长周期大约有130天。有经验的老农,在收获了玉米后,会换一种农作物栽种,比如菠菜。
一般春玉米四月中旬左右种,七月中旬收获。第二茬,种之前要深翻土地,搭起大棚,这样才可以播种,种下第二茬的玉米。在大棚里面种下第二茬的玉米,产量也容易高。
林歆越,虽然在现代是个高学历的博士,但是他的伯父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其中,对种植玉米如何增产?就是他伯父一直研究的方向。林歆越在他身边,耳闻目濡,也懂了一些知识,刚好可以用上来。
林歆越,早就发现空间里面的时间流速跟外面是不一样的。种植在这里的草药和植物,都长的特别快。而且那几亩黑色的土地,非常容易造成药材的变异。随着第二次空间的扩大晋升,林歆越,觉得时间的流逝,比起外面的更快了。按照她的估计,可能是20比1。就是说,她在空间里面呆20分钟,外面只过了1分钟。药材和玉米在外面需要种植130天,在这个空间里面,只需要栽种七天。
时光流逝的速度不一样,林歆越可以在空间里,尽快做出玉米种子,分发给全国各地进行栽种。
但是药材种在黑土地上面,似乎长的会更快哦,好几棵黄精和人参,只种了大概一年,现在的颜色也变了,种类好像也不同以前,看上去种植的年限,已经有5000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林歆越,给它们浇了灵湖水?还是因为空间二次升级的时候吸收了很多玉矿?灵脉吗?
不管怎么样?林歆越,先出了空间,过两天再进来收获玉米。
再过个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把玉米种子,交给景洪帝,他们进行全国播种了。
土豆,已经在种了,玉米也快出来了,只是这个红薯在哪里呢?
林歆越出了空间,就写了一封信给景洪帝,询问红薯找到了吗?
当景洪帝,收到这封密信的时候,心里面就像吃了山西的醋。阿越只知道找红薯,她怎么就不知道,我也在找她,很久没有见过她了。
于是回信只有两个字:没有。
同时,福顺亲自送信的同时,还拿着食盒过来,说是宫里赏赐的美食。
林歆越打开一看,里面有饺子,好几种。但是就是没有沾着吃的醋。
林歆越顿时明白啦!她微微一笑,只请福顺稍等片刻,有书信捎给景洪帝。福顺大总管躬身在旁,心中也是好奇,看看这林姑娘有什么招式,可以安抚咱家陛下。
林歆越只是长长的写了五页字,前后加起来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她一边把信放进信封,一边拿出一个香囊,递给福顺,说是请他转交给景洪帝。福顺不敢怠慢,立刻马不停蹄赶回宫内,亲手呈上景洪帝。
景洪帝的手拿着厚厚的信,嘴角翘起,耳尖悄悄的红了。他打发周围的侍从出了上书房,又命福顺守在门口,无论是谁都不许直接进来。
首先,他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这个香囊,跟上次林歆越送给他的风格相似,上次的是蓝色,这次的是银白色,看上去手工更精致了,中间绣的是一节翠绿的竹子,打开香囊,里面的东西似曾相识,就是以前一模一样的一瓶药水。他还记得当时阿越说的话,遇到危险立刻喝下去,可保平安。
景洪帝心里甜丝丝的,一种被关心的满足感缠绕在心头,多日不见的不快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歆越的信纸写的很简单,叫他明天派十辆马车来搬走,已经做好的玉米种子,玉米的种植方法已经写成指引手册。
然后就是约景洪帝后日春游,要先去看一看大棚种植的土豆,然后骑马到郊外密云附近散心。只提了一个要求,马要他来提供,要漂亮又要温顺的小母马。
景洪帝心中甜丝丝的,看完信,觉得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干。他站起来大声叫道:“福顺,福顺!”
福顺听见大声的叫他,连翻带滚的走了进来,半跪在景洪帝的前面:“陛下有何吩咐?”
景洪帝先把后天的行程说了一遍,现在要亲自去马棚挑马。
福顺:“是,陛下”
只见景洪帝摆着平时上朝前穿衣服的姿势,等着福顺给他穿戴什么。福顺一个机灵,看到桌上的银白色精致香囊,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向景洪帝确认到:“这香囊真真好看!”
景洪帝昂起头平静地说,“心上人送的,不带她会生气的!”
福顺牙酸,急忙把香囊,好好的系在陛下的腰带上。
系好香囊的陛下,撇了一眼福顺空空如也的腰间,心情大好的陛下迈出了大门,往宫中的马场走去。
同时还不忘吩咐福顺,叫宫中立刻赶制一套紫色银边的骑马服送到林姑娘处。福顺明天亲自带上足够的高手,和二十辆马车,务必把玉米种子完好无缺的运回宫中。
福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赶紧跟上陛下的步伐。心中更加坚定了收徒的信念,这狗粮他实在是不想包圆了
下午的时候,永安侯邀请的聚会,已经开始了,他在后院宽阔的地方烧起了篝火,用竹子架着烤上了野鹿,野鸡,孢子,兔子,这些野味都是林歆越从空间里抓出来的。院子的四周,分别摆放了桃子,葡萄,点心等等精致小巧的食物。
野味还没烤好,永安侯林世衍已经和客人,喝起了酒。来的都是,一起在军队里面有交情的,一起打过仗的战友,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肉的油脂滴落在燃烧的松木上,带出了一阵阵的香气。十几位尊贵的客人,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讲起昔日的往事,怀念当初年轻热血的日子,气氛热烈而欢快。
永安侯林世衍,把第一块熟的鹿脯,细细的切了下来,放在旁边郑国公陈石磊的碟子上,他是这些老伙计中年龄最大,职位最高,最讲义气,大家都服他的老大哥。郑国公府枝繁叶茂,家风秉正,全府500多人,各房男丁都在军队的重要职位。郑国公的嫡长子,担任殿前司指挥使,深得皇帝信任。
郑国公陈石磊一掌拍在永安侯的肩上,大声到:“你小子一直在西北不回来,看样子没忘了我。”
永安侯林世衍回到:“当初大家都驻守在西北,你立了大功,回京城当了大官!吃香的喝辣的,都不回来看兄弟了。”
郑国公一拍桌子,拿起一坛酒,对永安侯说道:“不见面也是兄弟,是兄弟的就喝!”
永安侯林世衍喝了一坛酒,已经醉了三分。
在场除了郑国公以外,都是当初的好伙计,好兄弟,这样喝下去,很快就醉了。
他带着三分醉意说:“在座的都是好兄弟,我们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有机会一定要多聚聚,有困难也要一起帮。
今天晚上,请大家过户一聚,想请兄弟们帮我鉴定鉴定我新得到的宝物。”
永安侯林世衍到院子一角的假山旁,把盖在上面的黑布一扯,一个硕大的笼子就露了出来。
他把笼子拿到光线较好的地方,放了一块血淋淋的鹿肉进去,海东青闻到空间里熟悉的味道,就一口一口喙了起来。
最喜欢遛鸟斗狗的蒙恩侯眼睛都看直了,用手指着海东青:“海东青?极品啊!”
骠骑将军陈安问道:“这个羽毛怎么是黑色的?很多年前见过一只是花白的。”
郑国公见多识广,说了一句:“这恐怕不是一般的海东青,这个海龙清毛色乌黑,黑中带红,喙和爪都是金色。这是极其稀少的品种,又发生了变异。恐怕一般的海东青都打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