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录
二人顺利完成交换,盛云书收起凉玉,点头答应,“多谢了。”想了想又道:“你的腰伤,抱歉。”随后转身出巷。
南长清望着少女离开的背影愣了神,半晌摇了摇头,苦笑着扶腰离开。
第二日,大理寺便传出消息说是追回了凉玉,即刻前去驿馆还给了使臣。使臣看了又看,说凉玉少了一角,随后大理寺卿吩咐人把驿馆围得水泄不通,里面一点风声也没传出。
只有驿馆的侍奉奴才探得一点消息,说大理寺卿不知和使臣说了什么,之后使臣便不敢吭声,只说凉玉本就有瑕疵。
无论如何,凉玉找回来了,圣上高兴了,赏了大理寺很多东西。
月底,圣上龙辰,盛宴开始,朝中重臣各国使臣皆会参加。
盛将军出席,身为盛家嫡女的盛云书自然也要去。她唤来婢子吩咐给小少爷盛延沐浴更衣,转身就要回去闺房时却见盛浅浅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
“长姐姐,小妹我也很想去宫宴。”盛浅浅扭扭捏捏憋出一句话来,声音弱弱的,低着头,也不敢看盛云书。
她毕竟庶女出生,本是没资格去宫宴的,但盛云书感恩她娘多年来一人打理府中大小事,不曾出过差错,于是点了点头,允了她请求。
盛将军膝下一共二子二女,嫡长子几年前战死沙场,嫡次子如今才十一岁,盛云书做为嫡长女,在府中地位仅此于盛将军。
盛浅浅得了允许,欢欢喜喜的打扮了一番,见父亲进了马车便要跟着上,却被自己的母亲一手拉住。
“浅浅,大小姐和小少爷还没进去,你怎敢逾越?”杨氏蹬了傻女儿一眼,又满含歉意的看着盛云书。
“无妨,自家人无须计较。”盛云书并不在意,摆摆手表示谅解,“只是今晚宫宴,妹妹代表着盛家,莫失了分寸。”
杨氏连连点头称是,又拉住女儿到一旁千叮万嘱,皇家规矩多,定要谨言慎行。盛浅浅一一记下,回来时盛云书和盛延已经进了马车。
杨氏不过妾室,自然不能去宫宴,她目送马车驶去,满目愁容,忧心女儿惹出祸事来。
宫宴歌舞升平,圣上端坐在龙椅上,身旁分别是皇后和几个高位宠妃。几位皇子公主也来了,圣上一共七子,真正有资格继任大统的四位皇子,今日全在。
大臣陆续前来,向圣上和皇后行礼后赐座入了席,宴会才正式开始。
回京那日盛云书一袭红衣惊艳了众人,几位皇子早已注意到这位将军嫡出的女儿。她今日穿得端庄得体,锦衣华服落落大方,玉簪挽髻高贵优雅,哪里看得出竟是个将门之女。
盛大将军手握兵权,圣上未立储君,几位皇子早已暗中交锋,盛小姐待字闺中,如何不叫人眼红。
盛云书自然明白这其中道理。几位皇子依次前来结交,她敬人三分,始终保持距离。
倒是盛浅浅第一次来这种大场合,紧张得不敢言语,好在五皇子与她搭话,她才慢慢适应了这种氛围。
二人一来二往,加上五皇子相貌不俗,举止言谈文雅,盛浅浅心生爱慕,俏脸也红润了起来。
宴会结束,五皇子又赠予盛浅浅一块金镶玉佩,言语之中颇有暧昧,连上了马车盛浅浅还在偷笑。少女情窦初开遇上了俏郎君,自然是满心欢喜。
盛将军和盛云书看在眼里,二人心照不宣,也不过问,唯有盛延因为太困早已窝在姐姐怀里睡着了。
月稍枝头,满空星辰时,盛将军一家终于回府了。父亲使了一个眼色,盛云书点头会意,把盛延交给奶妈抱走,叫上盛浅浅便回了自己的闺苑。
盛浅浅还在沉溺在五皇子的甜言蜜语中,哪里看得出盛云书的不悦。
盛云书不是爱拐弯抹角的人,她一坐下便开门见山,“五皇子与你说了些什么?”
盛浅浅啊了一声,又娇羞的低下头,看起来似乎很难为情。
“他是不是说他心悦你,要娶你为妻。”盛云书并不看她,端起茶杯浅尝辄止。
“我盛家世代习武,为国为民不知战死多少好儿郎。你不喜习武,我怜你,特地求了父亲。”她顿了顿,才继续道:“但是盛浅浅,你不为了盛家,至少也不该把盛家拖入火坑。”
盛浅浅吓得一愣,不知长姐为何突然这般说,支支吾吾地问,“长姐姐,浅浅做错什么了吗?”言罢眼角隐约已有泪花。
盛云书叹了口气,心想或许自己语气重了些,于是阖眸放缓了声音,“如今储君空悬,四子夺嫡,父亲手握兵权,试问何人不眼红?你我皆是盛家女儿,若有任何一位皇子成了盛家女婿,盛家便和他紧紧绑在了一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盛家站了队,便再也无法置身事外,若那位皇子夺嫡失败,新皇登基,难免心生芥蒂,届时盛家如何自处?”
盛浅浅从未想过这些利弊,如今听来只觉得太不真实,她努力消化盛云书的一字一句,抱着一丝侥幸问道:“如果那位皇子赢了呢?”
盛云书见她还不开窍,暗叹到底是养在深闺,天真得紧,“即便赢了又如何,到那时你贵为后妃,母族势力只手遮天,你觉得皇帝还能容得盛家?若你再有一子,杀母留子也未尝不能。”
盛浅浅呆坐着,盛云书每一句都细思极恐,自古皇家最无情,若她入了宫墙,一招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彼时已经满脸泪痕,伸手颤巍巍的捏住盛云书的衣角,哭啼啼哽咽着,“长姐姐,小妹错了,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和五皇子说话了……”
她咬咬唇,小心翼翼抬眸看向姐姐,眼角还挂着几滴泪,“我现在认错……还来得及吗?”声若蚊蝇。
见她诚心悔改,盛云书满意的点点头,握住盛浅浅的手安慰她,“及时止损自然来得及,只要不入皇家,往后你若看上了哪家好儿郎,父亲那边我亦会替你说话。”
言语之际听到婢子于门外道二夫人在院中等候。
盛云书应了一声,示意盛浅浅先在房中稍作歇息,她则出门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