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录

盛大将军戍边八年,下个月便要回京述职。

盛氏一族自高祖皇帝便随侍左右,是在马背上一起打过天下的。大宁建国近百年,盛家只皇室之下,万姓之上。当今盛大将军更是屡建军功,威名在外。如今归来,对于整个京城都是喜事。

大将军府亦是敲锣打鼓,为将军回府紧张筹备中。盛将军发妻去世得早,多年来也未曾续弦,只有一个服侍多年的小妾杨氏打理着府里上下的家务。

大宁永安二十五年孟夏之际,盛大将军回京,圣上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文武百官位列左右,几位重要的皇子也在场,百姓夹道相迎,欢声雀跃。

目之极处,隐约见到一堆人影,黑压压的一片,为首一人身姿挺拔如苍松,骑着烈马踏日而来。

将军已到知天命之岁,却不比壮年人弱,战甲在身,不怒自威。

而在将军身侧,众人注意到竟有一女子,一袭丹衣惊鸿,红色长带束住袖口,长发挽高,扎的垂挂堕马髻。风过时,三千青丝飞扬,少女的脸上尽是潇洒恣意。

“那女子是谁?”有人开口问,但毕竟有皇族人,他们也只敢小声耳语。

“记得盛将军有一个嫡女,八年前随将军一同去了塞外,算算年纪应该就是这位了。”有稍年长的人猜测。

“盛将军的女儿?这、这真真的是……”众人望着马背上英姿飒爽的女子,许久不能移眼,半晌才惊叹,“真是风华绝代!”

盛将军回京带回了嫡亲的大小姐,据说今年未满二九,还不曾许亲,京中一众贵少摩拳擦掌,大将军府门前拜帖接了一茬又一茬,拒了一家又一家,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众人猜测哪家公子能做盛家乘龙快婿时,盛小姐传出话来:“在下自幼习武,愿寻一武艺高强者为夫。”

众人哑然,之后数日,凡求亲者皆被盛小姐扔出了府门,惊呼“盛小姐武艺非凡”,后遂无问津者。

五月月底圣上龙辰将大摆宴席,绪国使臣进京献礼,却在入京当夜遭了贼人,性命无忧,带来的贺礼却少了一件。

据说是最珍贵的一件,名叫“凉玉”,顾名思义是一块通体散发凉气的美玉,手掌大小,最适合夏季放于室中降温消火。对于如今酷热的大宁而言,是再好不过的解暑宝贝。

绪国使臣对于被盗之事很生气,话里话外都是在嘲讽大宁,毕竟理亏,圣上只好向大理寺施压,眼看宫宴日期将近,一定要在宴会开始前追回凉玉。

大理寺不负众望,很快查到偷盗之人,几番探查也知道了大概的踪迹。可惜查不出此人姓甚名谁,是何模样,大理寺一干人与他打过一个照面,只知是个男子,武艺高强,尤是那番轻功了得,飞檐走壁,难寻其踪。

这些事当然和大将军府没有关系,盛云书仍是习惯性的酉时开始练枪。府内西后院是一块很宽的空地,将门盛家,此处自然是供盛家子弟平日里练武的地方。

因为刀剑无眼怕伤到人,西后院一般不会有侍卫婢女,只有在特定时间安排打扫。

夕阳完全落下后,此处便难辨方向,盛云书在四周一一点亮烛火,一块瓦片蓦地掉落,在寂静的后院中显得尤为突兀。

盛云书循声望去便瞧见墙上有一道黑影在移动,瓦片的声音也惊动了这道黑影,二人相视,下一刻黑影遁走。

此人穿着夜行衣,看着便不像好人。盛云书立刻翻身上墙,追了上去。

二人皆是运着轻功,一跃一跳,于房梁上奔走,只短短几息,盛云书乘着二人相隔不远,手疾眼快的将手中长枪横着向前一扔,如同一个飞镖旋转而去。

“嘣”的一下,长枪枪柄打在黑衣人的腰上,伴随着一声“哎哟”。

黑衣人笔直的掉下房梁。

盛云书很快来到那人所落之地,然后只看见自己的长枪,她环顾四周,见黑衣人已经逃走,她若再追恐怕会引得巡城官兵的注意。

盛云书弯腰去捡枪,却在地上注意到一小块碎玉,因为月光的映照,显得更加洁白,尤为引人注目。

想必是打黑衣人掉落的,她一触碰碎玉便觉得手指冰凉,心里突然有了个猜测。

“何人在此?”身后突然有脚步声,她立刻藏起碎玉,把枪握在手里,转身便看见几个配刀的士兵。

盛云书回京之日许多人都见过,为首一个自然认出她来,抱拳行了个礼,道:“原来是盛大小姐,失礼。已经很晚了,盛小姐怎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