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火如烟

转至冬日十一月,江南水情未明,又发水匪借灾生财,饶是瞿卿明亲自前去也是一波三折。

等到瞿卿明为救灾掉入江水中的消息传回京中已然腊月将近,皇帝于早朝发了大火,忙的处置了一批人,欲御驾前往江南,众臣好歹给阻拦下,也被皇帝一番痛斥罢了朝。

翰林院学士冯正添忙的凑到李津身边,暗道:“先生遇难你可有先收到消息,先生可有预先准备?”看着李津紧皱的额眉,不禁陷入了一时的思索便见钦天监监判陈懿被乌骓领着进了侧殿,李津与陈懿刹那间对了眉眼,即刻拉着冯正添共同出了宫门。

秦靖元落于最末,正瞧见三人间的来去,心下一悬,也匆匆打马回府。下了马未进府中,反而往街上走去,街上正有人在闹事打架,里一圈外一圈的围住了。在平日或许只是随意发生的闹剧,而进日这一分不太平也强强的挤入了秦靖元的眼中,止住了往前的脚步,转身回府思索间就来到了秦韵的门下,踌躇不下。

敲开了秦韵的门,与其愁繁的说了起来左右不过,瞿卿明的险情,瞧着朝臣的反映十有八九为真,也褒贬的啰嗦了瞿卿明的功劳和诡秘;也叹息若真落凤于江南也道烽烟即将再起,祸起萧墙,危城由内破。感叹着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秦韵又离开了。

秦韵不免被勾起了好奇,这瞿卿明一人对朝堂江山竟有如此大的影响,想着父亲先前提及的好皮相,也忍不住想要探索的想法。

若秦靖元知道了自己的这一番话会将瞿卿明这三个字提前印如秦韵的心中,怕是舍去了自己的性命也要飞升回来剪了自己的舌头。

满廷的阴郁一直持续了近五日,终于从江南传来了好消息。

朝上,皇帝拿着瞿卿明亲卫带来的亲笔,忙得找出瞿卿明请去江南的奏折细细的对照着笔迹,慢慢的脸上渐松动,蓦然大喜。

原是江南水匪根基多年,且嚣张异常。瞿卿明到达的第一夜便亲见水匪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当地的知府千总皆无计可施,索性水患水匪共同治理了。然落水也是水匪所为,便顺水推舟借水打水,仅三日便将水匪老窝摸清,清缴了。

当然信末,瞿卿明告诫皇帝自己不需要再行封赏,只往后莫要再给自己乱结亲这一条皇帝也是不会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