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缘分第一季

在国公府待了许久后,天色渐晚,京都城外的大街上亮起了明灯。街上忙碌的身影渐少,寻常百姓家飘出阵阵饭香。

李阿淼婉拒了穆老夫人的邀请,随后动身回家了。

当她回到家,李阿舟还未回来,于是她去厨房准备晚餐。

大街上,李阿舟正悠悠地往家里赶,他一边走一边想案子的事情。

路过卖桂花糕的小摊,他停了下来,买了一些。他将钱付给了那老板,拿了桂花糕就走。那老板刚找完钱一转身,就不见李阿舟的身影,只剩下一脸疑惑的老板。

不一会儿,他走到了家门口,里面传出了饭香。闻到了饭香,他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李阿淼听到了开门的响动,走出厨房一看,是她阿兄回来了。

“阿兄,饭马上好了。”李阿淼看到是李阿舟后,转身便又走向厨房。

李阿舟这时回过了神,心中感慨,有个妹妹真好。我的妹妹温柔可爱,勤劳美丽,试问这世上有谁配得上她?

想起这个,李阿舟有些犯愁,他妹妹都今年应该满18了,给她找夫婿是个重大问题。他思索着,他认识的人里有没有什么可靠的人,但又觉得都不行。最后,他决定得问问李阿淼有没有钟意的人,毕竟这是她的人生大事。

等饭菜端上桌后,李阿舟问道:“阿淼,你今年年纪也不小了,得考虑一下婚姻大事。你说说,你没有钟意的人?”

李阿淼正吃着饭,准备咽下时突然听到这句话,差点就噎住了。

她尴尬地看着李阿舟,说道:“没。”随即,心中波涛汹涌,今日这是怎么了?

“这样啊!”李阿舟想了想,又对李阿淼说:“没事,阿兄帮你物色,一定给你找一个好夫婿。”

李阿淼彻底蒙了,好一会儿她就说:“阿兄,那你呢?你还没给我娶个嫂子。”

这会儿换李阿舟尴尬了,他摸了摸鼻子,说道:“这你就不用管了。”

“这怎么行,你看看与你同龄的都抱上孩子了。阿兄,你说说,你有没有钟意的人,作为妹妹的我帮你出谋划策,把嫂子娶进家门。”李阿淼对着李阿舟眨了眨眼,眼睛清澈而无辜。

李阿舟连叹,真是我的好妹妹。

“别转移话题,现在咋们在聊你的婚事。”李阿舟突然表情严肃,对着李阿淼说道。

“阿兄,食不言,先吃饭。”李阿淼笑着说。

李阿舟无可奈何了,只能先吃饭了。

等吃完饭,李阿淼收拾好后,就溜走了,坚决不和李阿舟谈婚事的事情。

李阿舟叹了口气,算了算了,等他先忙完这阵子的事情再说吧。

第二日一早,李阿舟就去了西厂,因为圣上要彻查此事,所以李阿舟直接不用去顺天府了。

李阿舟很早便出了门,他留下字条,告诉李阿淼他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待李阿淼醒来,便看到了这字条。等吃完午饭,她便出门了。

她走过了两条街,在一家书坊门前停了下来。那书坊上赫然写着“随缘坊”三个字。

随缘坊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都是来买话本的。书坊门口还贴着标语,要买话本就来随缘坊。书坊的生意红火,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她走进了随缘坊,店小二便迎了上来,笑脸盈盈地问道:“这位姑娘,想要买什么?咋们随缘坊的话本种类极全,您绝对能找到好看的话本。”

“我先看看,你不用管我。”李阿淼说道。

“那行,您好好看看。”说完,他又去迎接刚进来的客人。

李阿淼看着随缘坊的营生,颇有些满意,韵娘将书坊管理得可真好。

随后便走向收钱的地方,走近些,便看见一位端庄优雅的妇人。

等那那妇人忙完后,李阿淼便上前叫道:“韵娘。”

韵娘闻声抬头,便看到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笑着走来。看清那姑娘的脸后,韵娘愣了一瞬,随即开心走向那姑娘:“我寻思着这声儿怎的那么熟悉,原来是阿淼啊!”

韵娘拉着李阿淼看了一通,心疼地说道:“瘦了。”

韵娘是四年前她和阿兄刚来京都时认识的一位妇人,记得第一次遇见韵娘时,她带着两个孩子流落街头,那两个孩子瘦得几乎只剩骨头。

她阿兄不忍,便帮了她们,后来她开了一家书坊,韵娘过来帮忙。意外的发现她的经营能力极好,只因她本是出生在商人之家。只是后来家中发生变故,连带着自己的婆家都遭受牵连。她的丈夫意外离世,她本想带着孩子投靠京城里的亲戚,可那亲戚却是将母子三人逐出。

书坊的生意越做越好,韵娘也有了足够的银子,便在京城买了出宅子住下了。因得书坊的生意,李阿淼和李阿舟本来是租宅子住了,后来也在京城买了处宅子。

李阿淼出门游历前便将书坊交给韵娘,这三年里韵娘将书坊经营得很好,还增添了几个伙计。

虽然说李阿舟是个官,但俸禄少,不够家用,他便只能闲暇时间写写话本补贴家用。李阿淼便将李阿舟写的话本拿到书坊去买,她边开书坊,边写话本,写得竟比李阿舟好,遂名声渐起。但无人知那些京城广泛流传的话本是她这个小女子写的,因为她用了化名,叫“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