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儿时旧事(2/2)
小学的时候大家早上会带一些热灰烧的土豆,或者玉米,这就是学生的午饭。
而一个小学,最多就三个老师,两个年级在一个班里上课,这是常有的事。
中学开始才有了锅炉房,可以蒸饭,菜是不可能的,只能从家里带一些玉米面和辣椒,放盐腌制过后用油炒一下,一瓶大约一斤多,要吃十天。
早中晚都是只挑一点点,然后拌着饭吃。
只能尝出一些盐味就很好了。
直到后来学校得到了国家的政策,开始修建厨房,才慢慢的有了食堂。
学生也可以吃到菜了。
蔡蔡记得中学的时候,家里穷,食堂的饭也吃不饱,又不能多打,所以就在家里带的玉米面,将玉米面蒸熟之后炒了又炒,和现在压缩饼干一样,将水分全部榨干的那种,带到学校,每顿饭都加一点进去。
再后来公路有了,小学也荒废了,条件好了,大家自然就想着将孩子送往教育更好的学府去。
后来慢慢的,镇上也开始有车了,于是也开始变吵了,很长一段时间镇上都是乱七八糟的,后来终于有投资商开发这里,逐渐的有了花海,天然溶洞也被开发,小镇也开始治理街道的安全和卫生。
随着这天然的避暑圣地的招牌打响,马拉松的举行,物价也是一涨再涨,一度让蔡蔡觉得这个地方的生活压力和一线城市没什么两样。
而今天好不容易又回到了没有车没有喧嚣的时候,寂静的夜晚让人安眠,喧闹的白天,也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勃勃生机。
虽然物价依旧上涨的厉害,但是蔡蔡如今的生活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有心情回首往事,讲述那艰难的时光。